<p>公主同嫁,回门是也要一同入宫的,怎这个节骨眼偷跑出去!”许嬷嬷焦急的皱着眉头,“快,寻人去找。”</p>
<p> 殿中省,内侍省,入内内侍省派了两拨人马分别去了两座驸马府,要是许嬷嬷所教习的丁驸马出了差池,到时候在宫内闹出了笑话,那这个罪责她可担不起。</p>
<p> “怎么,驸马府闷着你了?”</p>
<p> “许嬷嬷日日念叨,耳朵都要起茧子了。”</p>
<p> “两位公主同嫁,你们驸马做了连襟,可那入内内省的人就成了较量。”</p>
<p> “三娘就不问问我,三公主为什么要嫁我吗?”</p>
<p> 顾氏注视着丰乐楼院中盛开的栀子,“难道问了,就能改变吗?”</p>
<p> 问了,反而触及心中的痛。</p>
<p> “公主与我商定,我给她一方自由,她给我一处庇佑,成婚后互不相干。”</p>
<p> “她...喜欢的是另外一个驸马!”</p>
<p> 公主下嫁的前几日,各地贺喜的人马就悉数到达东京,东京城城门不关,宵夜不禁,凌晨时宫内还会燃放升天的炮仗,使得整个东京城都笼罩在喜庆之下。</p>
<p> 此期间,家家户户都挂起红灯笼,公主下降,堪比皇太子娶妻。</p>
<p> 墨笔写了一个沈字的红纸灯笼在晚风拂过下轻轻摇曳,灯光忽暗忽明。</p>
<p> “李若君已经成为了驸马,即将大婚,世间好儿郎这么多,你又何必执着于他呢?”沈夫人初见李少怀时也是打心底喜欢的,可是李少怀身后站着的人令她们止步,深知不是他们沈家能触碰的。</p>
<p> “昭儿知道,昭儿这次来,是求母亲一件事!”</p>
<p> 公主出降,是从宫中出发,坤宁殿的元旦之日也没有这几日的大婚热闹喜庆。</p>
<p> 宫中无论内外朝,各大宫殿皆搭起了红绸,灯笼。</p>
<p> “小心点,这可是三佛齐国进贡之物。”周怀政领着入内内省众人抬着大箱小箱的东西,忙了坤宁殿还有钦明殿。</p>
<p> “圣人,惠宁公主,这是三佛齐进献的送子观音。”周怀政特意将其中最贵重的一件命人抬出。</p>
<p> 观音怀抱婴孩,面相慈祥,怀中婴孩生机灵动,烛光下金身闪耀。</p>
<p> 从濮州到唐州,再到东京,历经千辛,几经生死,等的就是明日的大婚,喜悦的同时,李少怀眉间还藏着忧思。</p>
<p> 皇城脚下的驸马府宾客络绎不绝。</p>
<p> “贤侄这是一日不见公主忧思成疾了?”</p>
<p> “崇嗣叔叔!”那日在唐州灯会见到徐熙真迹后她便想起了徐崇嗣,要见的故人也是徐崇嗣。</p>
<p> “来人,看茶!”</p>
<p> “酷暑的凉茶,这可是宫内之物。”李少怀摊手示意他坐下喝茶。</p>
<p> 左右退下后,烛光明亮的堂内安静无声。</p>
<p> 一双如炬的眼睛盯着红衣少年良久,慈祥道:“多年不见,少主越发的英俊了,也越发的像太子殿下了。”</p>
<p> 徐崇嗣年少时曾参加了南唐中主元旦赏雪图的集体创作,得吴王李煜赏识,后与李仲寓交好。</p>
<p> “嗣叔叔是来训斥少怀的么?”</p>
<p> “崇嗣训斥少主什么?正言已随先主去矣,当初主送您入山也只是想您安乐,如今少主之才,位在这宋人之人上,想必先主也会含笑九泉。”</p>
<p> “是吗...”</p>
<p> 徐崇嗣时常去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