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炎风回道:“买都买了,要是能用完,总比浪费好。”
黄延答应道:“你送给我的东西,我一定会用完的。”
两人走着走着,便来到了衙门的门外,黄延走到了门口,守门的两名衙役立刻拦在中央,但见黄延衣着不凡,便不敢趾高气昂,忙恭恭敬敬地作揖,问他道:“这位贵人来京衙,是有什么急事?”
黄延直接答道:“来找祝云盏。”
衙役告知:“祝兄弟现下不在衙门里,贵人如果急着要见他,吾等马上派人知会他!”
黄延干脆道:“如果能在申时之前找到他,便让他到庆余春茶楼见我。”
衙役问道:“万一祝兄弟问起是何人寻他?”
黄延答道:“你便说是金陵阁大卿。”
两名衙役闻言,便更敬三分,嬉皮笑脸道:“贵人便是金陵阁大卿?!大卿既然有空来到衙门,不如进衙门坐坐?”
黄延干脆地推辞:“不必了。”转身便走。
朱炎风站在门外都听得很清楚,与黄延一起继续往前走之时,不由好奇道:“既然衙门有心相邀,何故拒绝?”
黄延直白道:“衙门的茶不好喝,椅子也不好坐。”
朱炎风闻言,顿时失笑,尾随着黄延来到了庆余春茶楼。在茶楼的大堂里,黄延订好了一间‘芳’字雅间,便与朱炎风上楼。
两人在楼梯上走到一半,刚好遇到一名艳丽华贵的妙曼女子带着丫鬟缓步走下来,那女子启唇便唤了黄延:“这不是闻人先生吗?原来也来此地喝茶听曲?”
黄延不抬头看她一眼,只听声音便晓得她是谁,只向她作揖,便继续往前走,步入二楼,步入那一间雅间。
那女子却也不在意他的态度,只平静地往前走,微笑着对身侧的丫鬟说:“早就听说这个男人冷淡高傲得很,果然是这样,若不是本宫现下要回宫,便要让他知道‘永馨公主’这四个字不是浪得虚名。”
雅间内,朱炎风将双手之上的木箱子与锦盒轻放在桌案上,环顾了四周,便问道:“你很喜欢这里?每次进京,都会来这里。”
黄延坐在桌前,答道:“这个地方深得我意,茶水与菓子皆不错,值得常来。”外面突然传来敲门声,他又道:“应该是茶水与茶点送来了。”
朱炎风说:“我去看看。”便来到门口,打开门扉,果然见伙计端着托盘立在门外,便对伙计说:“交给我吧。”
伙计愣了一愣,客气道:“但客官……”不及说完话,朱炎风已将托盘轻轻夺过,谢过伙计便关上门扉。
黄延瞧见朱炎风端着托盘回到桌前,不由道:“这又不用你亲自来做,你亲自替他们做了,这小费,我该付给他们,还是付给你?”
朱炎风将托盘轻放在桌案上,并为黄延斟了一杯热茶,奇道:“你好像生气了?”见黄延只沉静着不回答,便挑拣了一个荷花酥,送到黄延的唇边。
作者有话要说:
走花魁道是要事先训练半年,不然容易闪到腰。枯山水纹样属于禅宗。
72、第72章
黄延瞧了他手中的荷花酥一眼,又瞧了瞧他,很赏脸地轻咬了一口。朱炎风还十分体贴地用另一只手去接下从黄延唇角边遗落下来的酥皮碎屑。
申时才刚刚到,门外便又再度响起敲门声,黄延大方地回应道:“进来吧。”
门扉打开了,祝云盏进到雅间,朝他两人作揖:“师尊,少卿。”
朱炎风便对黄延笑道:“人果然在平京。”
祝云盏回道:“听说那件连环奇案又有新案情发生,在无双郡国!我正打算前往无双郡国,没想到师尊与少卿来到平京寻我……”
朱炎风愣了愣:“又发生命案了?”随即望向黄延,但黄延只是抿了一口温茶,然后轻描淡写地吩咐祝云盏:“你去命案现场吧,之后将详情与线索发回金陵阁。”
祝云盏领命道:“我马上出发!”
黄延看了看托盘,拿起一碟还没有吃完的枣泥酥,叫住他道:“等一等。”
祝云盏回头,瞧见黄延将碟子递过来,立刻愣住。
朱炎风笑道:“他的意思是,让你拿走一两个,你拿去吧!”
祝云盏本来并不馋嘴,只是怕不拿便惹得黄延不高兴,立刻伸手拿了两个枣泥酥,然后说一声:“多谢师尊!”便离开雅间。
黄延瞧了瞧碟子里的枣泥酥,可惜着,微微责怪道:“方才你理应告诉他,让他拿走一碟。现下还剩下三个……”
朱炎风劝道:“延儿吃吧,红枣是补血滋养的好物。”
黄延回道:“那是女人。”
朱炎风说:“吃一个,强身健体,吃两个,补肾,吃三个……”
不及他说完话,黄延便将一个枣泥酥塞到他嘴里,笑着回道:“那你便要吃两个。”
朱炎风轻咬一口,细细品尝,黄延再度把剩余的部分递到他嘴边,他看着黄延那一双平静水灵的眸子,把两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