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紫玉听到御医和于公公跪地磕头,求请皇帝先吃点东西再回后殿休息。
“朕服了药,无妨。”
皇帝再次拒了。
出来的御医看都没看程紫玉一眼,只默默继续去了一边熬药。
程紫玉轻声叫了他一声,他竟然没听见。
所以,皇帝病得很严重了?
程紫玉听到皇帝和于公公正在说话。
皇帝问话,由于涉了政,于公公不愿答。
“朕赐你无罪。你但说无妨,朕只听听你的想法。”
“奴才愚钝,但觉得皇上还是保重龙体,万事放宽了心。李将军不在,但白将军离京只有不到五百里,不管如何,皇上还有白将军这一最后保障。”
“这一点朕也想到了。白恒此刻在五百里外倒也好,进可攻,退可守。实在不行,朕便召他回来……”
两人刚开始说话,却是又有兵士带来了一道急奏。
怕什么来什么。
说三日前,将江南各项工作交付出去,正打算回京的朱常哲遭遇了一轮刺杀。来势汹汹的黑衣人从天而降,哲王身边足有百多人,可依旧落了下风。哲王当场被刺了一剑,血洒了满地,最后靠死士不要命地保护,才勉强骑马逃离。
之后,哲王便失踪了。
从哲王亲卫到当地官兵再到御史带去的皇帝亲兵,他们第一时间组织了千余人,将周围百里翻了个底朝天。
两天前,他们终于在事发地三十里外的山区找到了线索。
没有找到哲王人,只找到了哲王的坐骑。
那匹千里马被射杀在了一山谷,地上有大量血迹和马蹄印。
应该是哲王与追兵在此地交战过。
从地上的马蹄印来判断,追兵足有百余人。
而与黑衣人交战逃离时,护送哲王逃离的死士只有不到十个。
所以敌我力量悬殊。
因此,事态怕不容乐观。
奏折上表示,他们会尽全力继续寻找哲王下落……
程紫玉听着连抽好几口冷气,叫她双腿直发软。
她很清楚,报信人说不容乐观,很有可能已是修饰后的说法,真实状况或者还要糟糕。
……
追更的宝宝看进来
今日无更,明天补更。江南地区高温预警,今日下午在外边办事,下班就不行了。恶心难受只想吐,写了一千字实在写不下去。等我缓缓今晚写吧。
么么哒^3^
第六八八章 一个时辰(万更)
刺杀?
还是这个时候的刺杀?
明摆着,只能是朱常珏的动作。
这个时候不动手,等朱常哲回京了,他们还杀得了?此刻朱常哲万人唾弃,可不是最该死之时?
由于是皇帝召回,朱常哲也就不可能大摇大摆大规模,只能选择轻车简装赶紧走。越是仓促,他们成功刺杀的机会才越大。
朱常珏,再一次的算无遗漏。
应该说朱常哲被逼无奈的一步步也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好处太多了。
朱常珏此刻动了手,便是顺应民意,为民除害。他只要稍加运作,这便将再次将成为他的一个功绩。
朱常哲是皇帝召回,死在半路上,皇帝一定会自责内疚。没有了费心栽培的接班人,这可不是朱常珏对皇帝最好的报复?
而康安伯那里……若知此生为之努力的目标和动力没了,那他做的所有事便都没有意义了。
外孙没了,皇位必当旁落,不管谁做皇帝,都会趁着这次对他的诬陷大发作,他不但将一无所有,很有可能连命都保不住。哪怕只是为了他的兵权,为了他在沿海的控制力,新皇都一定不会放过他。那么他走投无路时,要么一死证清白,要么便只有叛出大周一条路。
这正是朱常珏的手段啊!康安伯不是傻子,一定会想到这些!不管他怎么选择,有一点是一定的。便是康安伯绝对不可能再这么傻乎乎为大周效力,为大周在腥风血雨里杀敌。为保自己和家族命,他要么退,要么叛,而那才是朱常珏要的!
没了康安伯的江南和沿海,可不是朱常珏的天下?他只要动作足够快,说不定能快速打下属于他的一片江山!
哪怕就基于这几点,朱常哲都必须要死!
天意吗?
她可一直都还在等着朱常哲做出一定应对的。
可如此这般,即便朱常哲在刺杀里能免于一死,也很难逃回京吧?而且来报说他中了一剑,流了一地的血。那么身受重伤的他纵能逃出生天,能做的也只能躲吧?
当地官府在全力寻找他,朱常珏难道不是吗?
眼下形势这般紧张,几乎瞬息万变,他若暂时回不来,那么便等同于已经废了吧?
程紫玉担心之余,头又疼了起来。
朱常哲是她和家族今生自我保全的最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