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多是佛家,如今西域奉佛的于阗国都已经不存在了。”</p>
<p> “于阗?”她记得与元贞大婚时于阗还遣使来贺了,“于阗之远,东去长安七千七百里,与宋之关系也都在他们的来朝,怎会突然灭国?”</p>
<p> “突然…”李瑾玥看着李少怀,“怎么会突然啊,当然不是突然!”</p>
<p> “大宋未曾听过于阗之危!”</p>
<p> “宋是大国,于阗所治才不过□□里之地,不关心也在理。”</p>
<p> 经李瑾玥一说,她顿悟道:“非也,于阗乃中原佛源地之一,大乘佛教的中心,儒释道各有千秋,只不过是如今的大宋,自顾不暇罢了!”</p>
<p> 李瑾玥将头搁置车窗上呆呆的看着马上的颠簸,“你是山门道士出身,不应该替道家说话,抵制佛儒吗?”</p>
<p> 听到这样的问话,李少怀一手握着缰绳,侧头回视,“这是偏激,偏见,各家都有其道,我信道,却也尊佛,习儒,不是因为喜,而是因我知道可以取长补短,凡益身之卷,皆可开卷读之。”</p>
<p> “可是像你这样想的人,怕是没有几个,我所见到的,无论是佛还是道,大都是只论己道,抵触其它,又或者是闭口不言,不惹是非,但若牵扯到利益,便会水火不容,一方欲灭一方。”</p>
<p> “因为不是圣人。”因为人皆有私欲,“依我看来这天下是没有圣人的,或者说,是没有可以称的上是圣人的人。”</p>
<p> “阿爹曾让宋朝的先生教授过我,先生第一篇文章讲的便是”</p>
<p> 李少怀侧转回身注视着前方马匹留下的蹄印,“是故圣益圣,愚益愚。韩愈的确是一篇好文章。”</p>
<p> 雪渐渐变薄,地上的白色也逐渐成了枯黄,两旁长满灌木的路上因为冰雪融化变得泥泞,军士们被冻得面红耳赤,脚下已无知觉,途中也有伤者。</p>
<p> 并非李少怀不知道体恤,因怕大雪封山所以加快脚步赶在天黑前到达下一个落脚点,途中还曾下马将自己的马车给伤员乘坐。</p>
<p> 枯草遮掩的一块大石头上雕刻了几个字,延安府。</p>
<p> “已到延安府,在向东走几里便到延州了!”</p>
<p> 马车内的女子听后从车走至踏板上,冬日的延安府一片荒凉,正是这荒凉,再一次的触动了这个草原女子久埋心底那颗再没也生过情的心。</p>
<p> 悲伤涌上心头,酸涩弥漫至鼻间,颤抖着红唇,“延州!”</p>
<p> “忘了与郡主说,此次走延安府的原因是关于榷场的设立还有一些事要交代。”李少怀突然呆愣,“郡主你...”踏板上的人迎风而立,不薄的衣衫也在风吹之下紧贴人身,显得人身量单薄了,此时像极了李少怀心中的人,出神喃喃道:“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p>
<p> 摸了摸身后披着的白狐裘,从马上跃下,唤来内侍省的人私语了几句。</p>
<p> “郡主可是曾经在这延州有什么伤心之事?”</p>
<p> 李瑾玥眨着偏蓝的眸子,摇头道:“都是些过往的陈年旧事了。”</p>
<p> 接下来去往延州山脚的一段路要步行,亲信扶着她下车,李少怀接过内侍捧来的狐裘随之给她披上,“五花马,千金裘。”玉壶中所倒出的药酒酒香独特,持杯至前,“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p>
<p> 酒香将喜酒女子心头的积郁消除,“这是什么酒,好香啊!”</p>
<p> “这是下官自制的药酒,可除百病,去毒御寒之用。”</p>
<p> “有果香!”李瑾玥接过一杯闻了闻亮着眼睛道。</p>
<p> “因放几颗青梅,是故有果香。”</p>
<p> 因眼前人缘故,她学着汉人一般轻轻浅尝,蓝色的眸子睁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