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为无物,就这么僵持着,谁也不愿退让。
“金陵应当是有了变数,要么朝中出了大事要么就是坐龙椅的要换人了。”苏晏咬着笔杆,“否则情势这么严重,为何屡屡请求增兵未果?”
他到底比之前两年成熟得多了。
及冠之年,苏晏守着一座孤城,把那些家事都抛诸脑后。
而苏晏的预想不错,金陵城中确实有了变数。
江南盛夏风光正好,每每黄昏已至,秦淮河畔竹语虫鸣,应和着次第燃起的红灯笼,渲染出微妙的暧昧。
花解语中来了贵客,二楼雅间里面坐了两位公子,虽未有穿金戴玉,衣裳的材质却是连寻常的富贵人家也穿不上,其中一人好整以暇地揽过一个姑娘,在她颈侧轻轻地吻。唱曲儿的姑娘忐忑不安,嗓子跟被掐住了似的,全没了往日的婉转。
“六弟,有人间绝色在前还能坐怀不乱?”伸手接过怀中姑娘倒的酒,萧启豫似笑非笑地朝对面的人举了举杯。
萧启琛不为所动,面沉如水:“你知道我不好这个。”
萧启豫挑眉道:“但我也听说花解语后院里有不少水灵的小倌儿,你喜欢那个?”
看也不看他一眼,萧启琛兀自推开那壶花雕,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清茶与小小的白玉酒杯并不相配,萧启豫目睹萧启琛面不改色地将就酒杯喝了茶,道:“差点忘了,六弟喜欢得不到的东西,也喜欢……和世俗站在对立面。”
萧启琛干脆道:“我懒得同你虚与委蛇。此前你要我写的奏疏我都写了,父皇也把你的人任命为外军都督,你拉拢了王贞,还有什么不够吗?”
萧启豫道:“我没想到你这么听话。”
“有秘密在大哥手中,这不是你想要的吗。”萧启琛朝他轻轻一笑,眼角弯起的弧度纯良无害,“不过我和你的关系越密切,父皇怀疑得也会越多——大哥,不要玩火自焚。”
他的严厉语气让萧启豫怀中的女子忽然一抖,萧启豫顺着她的脊背安抚,轻声道:“别怕……启琛,你吓着人家了。”
萧启琛无奈地摇了摇头,用说正事的语气道:“苏晏写的折子扣在大司马那儿已经有些日子了,他没事不会亲自写,你就这么卡着不让父皇看见,不怕耽误了军情?”
萧启豫道:“他是要增兵。你忘了他爹是怎么被软禁的?父皇看了恐怕才会怒火中烧,我是为了他老人家的龙体好。开春之后父皇便一直咳嗽,你不觉得他有点老了么?”
萧启琛警惕道:“你做了手脚?”
“我还没有非要到这一步的时候,”萧启豫说到这时神色一冷,几乎一字一顿道,“只想得到他的承认,我要他亲口承认……我就是比萧启平适合,要他心甘情愿把皇位给我。”
“哦。”萧启琛道,“那你多努力。”
他说完这些,目光在一屋子莺莺燕燕当中扫了圈,起身告辞。萧启豫的亲信替他开了门,路过那个独眼龙时,萧启琛狠狠地咬住舌尖,一股血腥。
他不愿与这些人为伍,每次都用极端的方式来让自己保持清醒。
天慧在楼下等他,同行的天佑没来过青楼,被几个闲着没事的小丫头调戏得满脸通红,见萧启琛下来,几乎盼到了救星:“殿下……”
“走吧。”萧启琛塞了两块碎银给缠着天佑的姑娘。
走出花解语时天慧嘴角带笑,凑过来低声告诉他的事却没那么轻松:“殿下,方才谢公子传的信,谢相没了。”
萧启琛的脚步一顿,他眨眨眼,鼻尖还余着方才雅间中的一缕熏香。那些脑海中反复担忧过的事成了真,他深吸一口气,平常道:“知道了。”
“赵王殿下说了什么?”天慧问。
“还是老一套,估计谢相没了,他会建议尚书令接任相位,然后名正言顺地废了右相这个虚衔。我和尚书令关系好,他一定会让我来上奏,父皇只会更觉得我……醉心权力。”萧启琛面上没什么表情,他掐住自己的手心,“我最恨被别人威胁。”
天慧皱眉:“殿下的意思是……?”
萧启琛轻声道:“事到如今他不懂什么叫适可而止,就别怪我心狠手辣。”
第34章 落花
丞相谢轲卧床一年多,终究是没捱得过时间,在通宁三十三年的一个夏夜溘然长逝,享年七十二岁。他走得干脆,无痛无灾,算得上喜丧。
谢晖Cao办了他的葬礼,面色苍白地熬着这些日子,看见了的诸位大人们私底下倒是赞赏他,说平时不靠谱,人却很孝顺。萧演念及谢轲三朝以来的功劳与苦劳,赐了谥号“文定”,追封爵位,但没有让谢晖承袭。
丞相的位置空悬,萧演特批群臣推荐。
官宦人家的利益错综复杂,大约这一年多来萧演的脾气前所未有的变化多端,掌握着话语权的几位大人们集体失声。最后在萧启琛和萧启豫的共同推举下,只会跑腿的尚书丞被强行赶驴上磨,拉长了一张苦瓜脸,恨不能自绝于人世。
这个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