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窗从外地写信来,说他们在外出的时候,遇上了抓壮丁的,王大壮没跑得及,被抓走了,不知道去向如何,生死如何。
接到信,方氏就疯了一样,把所有的恐惧和愤怒,都撒在了容氏身上,大骂容氏是个扫把星,净带来不吉利的事,害得王大壮外出也没遇上好事。容氏也是又惊又怕,悲恸之下早产了,不足月生了个女婴。
在这么混乱的状况中,容氏根本就谈不上坐月子,还是好心的邻居趁着方氏不在家的时候给她端碗热粥面汤来填一下肚子,等躺了几天能做起来了,容氏每天都是咬着牙去厨房做饭,她不能死,她还要吃饱了把身体养好了,去找王大壮。
就在前几天,王大壮写了封信回来,说是在抓壮丁的途中,他想办法逃走了,又累又饿的时候,被当地一个老员外给救了,那个老员外有个女儿,见他眉目俊秀,能读会写,有心招他入赘,此番特意写信回来向方氏说明,他不会入赘,但是等身体养伤好了之后,还是要回京城考秀才的。
方氏接了信,心情大好,十分得意:“我儿子还没考秀才呢,就被员外郎家的千金看上了。哼,要是考上秀才,那还了得啊!”
容氏本来听到王大壮有信来,也是Jing神一振,等她听完书信的内容,再听到方氏的话,整个人都垮了。本来就形若枯柴的身子,能挺到现在,完全就是内心的信念支撑着她每天机械的活着,照顾刚出生的女儿。这封信给她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容氏撑了两天就再也撑不住了,倒在床上昏迷了一天一夜。刚出生的女儿,没得吃,一直躺在容氏身边哭闹,她昏迷着也听不到,就算听到了也动不了。
方氏还在兴奋的遐想中,才懒得管容氏,每天就抱着辛哥儿盘算:“辛哥儿,等你爹回来,考了秀才,以后咱们就都跟着你爹进城里去住啊!”她兴奋过头,睡得晚,等她早上起来一看,辛哥儿整个人都蜷缩在被子外面,抱起来的时候,就已经鼻眼歪斜。
刚刚这些人的话,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让方氏不由得往自己身上联想。
王大壮要是入赘的话,将来不管是生儿生女,都是跟着人家姓的。那老王家就断了根儿了。
再说了,就算王大壮不入赘,等他回来去赶考,考了秀才,再考功名,那还得好几年呢。
更何况,辛哥儿这几年,方氏也天天带着,祖孙俩感情也好得很,说什么她也不舍得辛哥儿再出什么意外。
“那,那,那怎么办?”方氏的声音都在抖。
那几个人围着她,七嘴八舌的道:“那还能怎么办?去求千金堂的小娘子给你们医治呗。千金堂的小娘子可是个活菩萨,地动的时候,救了不少人呢。前段时间有个快死的小娃儿,拉肚子,就剩一口气了,人家小娘子还给救活了。”
方氏仿佛看到了一线希望:“那,那花了多少钱呢?”
那人笑:“没花钱,砍了七十担柴火。”
方氏咋舌:“七十担柴火!这还叫没花钱?”
那人嗤鼻:“人要紧还是钱要紧?人在,别说七十担柴火,七百担柴火都能砍回来。”
方氏看看辛哥儿,咬咬牙,走到千金堂门前,双膝跪下:“小娘子,求你救救我家辛哥儿和他娘亲吧!”
第237章 配合治疗
方氏为了孙子,跪在了千金堂的门外。
与其说方氏想通了,不如说方氏是被吓怕了。毕竟,她责骂和刻薄对待过婆婆与儿媳,是铁板定钉的事实。
只不过方氏早就形成了一套自我安慰的言辞,一点儿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要不是我这么强悍,早就被人抢占了田地,给赶出这个村子,带着儿子四处流浪,一条人命换一筐红薯的就是我了!”
在那个环境下,每个人都忙着自谋生路,只要不打死人,左邻右舍最多也就是同情一下受虐待的人而已。
再说了,谁家不是这样呢?长辈苛责晚辈,晚辈若是敢表达不满,抑或是反抗,一顶不孝顺的大帽子扣下来,旁人的唾沫星子就能把人给喷死。
所以,方氏活得心安理得,并且觉得自己能当家做主是引以为傲的。
京城附近的道观寺庙众多,外道也多。而鬼神之说就常常被外道利用来忽悠黎民百姓。
联想到自己的孙子生病的经过,与周围人说的故事不谋而合,这让方氏感到毛骨悚然,生怕报应即刻落到自己的头上。
为了孙子,也为了自己,方氏第一次求人救自己的儿媳妇,求饶的话脱口而出:“求求小娘子救救我的孙子,等我儿子回来京城必定来重重酬谢!”
春兰见状急忙去找章锦婳。
幽兰走到门口,看着方氏,心里还不解气,故意为难方氏:“不用将来酬谢了,你先去交了诊金吧。另外再交十五吊钱做医治诊金。”
方氏差点没站起来:“什么?两个人不是两吊钱吗?”这是十几亩地半年的收成呢!千金堂莫不是趁火打劫?
幽兰撇撇嘴,道:“你儿媳都快断气了,你看你的孙子,已经抽筋了,再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