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京郊的皇庄。
这个消息可就如一通炮弹,一传出来就席卷了整个京城。
一开始只有官场人接到请帖,所以这个消息不容易泄漏出来。
但是自打第一个商人也接到请帖以后,整个京城都轰动了,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件事涉及到商人。
再后来已经不拘束商人,像读书人大地主,或者都收到了请帖。
这时候有些人才咂摸出味来,感情皇宫也是看人下贴,收到帖子的无一不是有名望的。
这一下,整个京城稍微有点名气的都眼巴巴的看向了圆明园,期待下一个帖子能够临到自己身上。
真轮到自己身上时,收到帖子的人激动的要死,而没有收到帖子的,却是眼巴巴一副委屈的模样,就好像在看那负心汉一样。
不管怎么说,一张帖子确实搅动了整个京城的水,不少人为它痴,为它狂。
仿佛这已经不是一张请帖,而是一条通天大道。
可不就是通天大道,这张帖子可是从圆明园出来的,即使不是出自皇帝的手,但也肯定是出自皇帝的示意。
实际上要举办拍卖会,敏宁便策划了整个计划。京城的势力全力转动起来,凡是符合条件的,名字以及身家来历都详述的呈报上来。
四爷跟敏宁看过之后,勾选了一部分名字。
随后再将这份名额传出去,由下面的人制定请帖。
眼下因为时间来不及,四爷想着尽快推广机器,所以只挑选了京城来推广。
等到未来还会扩大规模,扩大到各个省。
二十号还未到,整个京城就因为这条信息动了起来,再加上有报纸的推波助澜,全京城的百姓都在谈论这件事。
整日里不是在谈论谁收到的帖子,就是在谈论皇帝邀请这些人前往皇庄是有何事?
真正发帖的时间只是三日,这三日不管什么消息都往后靠,全京的百姓都在讨论同一件事,这也是自打报纸出来之后,很少发生的事情。
各家报纸要争取份额,所以报道的消息尽量岔开,京城里的各家报纸已经很难这样关注同一件事了。
毕竟渠道广了,光是京城每日大小事报纸里都登不下去,接受过信息轰炸之后,就连百姓都开始挑选自己想要看的,一个消息出来很难满足每个人的胃口,这就导致了一件事就算传播得再广,总有一些人不知道。
然而一件事能闹的众人皆知,大概也只有皇帝有这个能力了。
四月二十日还未来临,京郊外的皇庄附近就挤满了人,这些人要不就借宿于周边的村庄内,要不就索性在野外宿营一日。
反正也就这一两晚时间。
总之,生怕错过时间的人,能尽量全都尽量的提前赶了过来。
到了四月二十日,这一次可真是个好天气,阳光洒在大地上,祛除了寒意,带来了一丝丝暖意。
皇庄外,已经是等候了不少人,这些人都穿着薄夹袄,帽子还微微有些shi,一看就知道天未亮时就开始等候了,不然帽子上也不会沾上露水。
太阳升起来后,庄子外面已经等候了起码有上百人,这上百人当中有老农有平民有商贾还有各家报纸的记者。
对,敏宁连各家报纸都给了一张请帖,每张请帖只能来一位,这样算起来,商贾也只是占了一小数目。
大概是人以群分,商贾们自动站在一起寒暄起来,相比较其他阶级,作为商人面上习惯性的戴上一层面具热情的拉关系。
等太阳斜挂上空,有人掏出了怀中的怀表,一看已经八点钟了,还以为会继续等下去,没想到皇庄那边就开了大门,将他们邀请进去。
一伙人陆陆续续的往皇庄里走,所有人都不再说话,神情肃穆起来。
皇庄居然只是一个庄子,但也带着皇字,只要带着皇字由不得人不尊敬。
这一次皇帝下了邀请帖给他们,不少人是受宠若惊,这说明自己大小也是一个人物,竟然能够入到皇帝眼中,就算传出去也是一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
等激动劲过去之后,不少人便忐忑起来。
皇帝叫他们过来做什么?
不少人回过神来,开始发动自己的渠道去探问原由,然而这件事情皇帝根本就没有跟朝中大臣商量过,导致一些大臣也被瞒在鼓里。
这回的事情闹出来不少人就抓瞎了。
而没有得到消息的商人也开始忐忑起来,莫非皇帝是想要将他们聚在一起,夺取他们家财。
这也不怪这些商人胡思乱想,整个中原的商人都是畸形的,历朝历代的商人,就算累积到庞大的财富,做到富可敌国的地步,就如沈万三。
但是朝廷想要将主意打到谁头上,就算你是沈万三,也得将家财拱手让出来。
不得不说,这是千百年以来的世人对于商贾的鄙夷,认为他们不是事作,是钻着庞大帝国的空子。
这种一转手就能翻几倍的利润,自然惹来不少人的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