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
“……安香白氏族地隐秘,虽据传是在大夏境内,但并未经过证实,数千年来,安香白氏子弟在外行走,也从不会以大夏人自居。”
小迷的问题并不难回答,但其中颇多隐情,不是一个是还是否能够解释清楚的,赵无眠知道小迷没有在安香白氏族地生活过,对自家族史了解也仅限于道听途说,个中详情未必清楚。
其实说起来,他也不是太了解,毕竟安香白氏素来神秘莫测,全族过着隐世生活,外人难以窥探。
这是什么意思?
小迷愕然:“你是说安香白氏有不贰之心?还是安香白氏在大夏境内自治?”
“不算是。准确地说,算是更贴近后者吧,安香白氏无不贰之心,也不将大夏皇室放在眼中。毕竟,早在大夏立国的前朝,安香白氏就已然是超然物外的存在。”
赵无眠认真解释。
也不能说安香白氏不对,做为符修史般的存在,俗世的皇权更迭并不能让他们入眼,他们并不在意外面的改朝换代,更不在意是何人坐皇位何人立国,当然也不会有自己是大夏人的自觉,在安香白氏族人眼中,安香白氏这四字,远远凌驾于任何帝国之上。
哦,小迷明白了,就是牛得已经超越国界了,不拘泥于一国一朝,只认同自己,对外界的国朝帝国并无认同与归属。
难怪大夏皇室不怎么开心,在自己的统治之下,还有这样的刺儿头钉子户存在,若不能为己所用,着实算是卧榻之侧还有他人酣睡,让人不得安心。
谁知道安香白氏某一天会不会突然做出什么事来,或者捅了大夏一刀?
对于不受控制又能威胁到自己的未知力量,心怀忌惮或欲铲除都是有可能的。
小迷微眯了眯眼睛,没想到安香白氏与大夏皇室之间是这样一种关系,早知道如此,她应该先问秀姨的……
不过,秀姨好像一点都不了解,不然不会赞同自己与赵无眠合作——齐国公府是大夏肱骨,赵无眠的母亲又出自皇族,与当今夏皇关系甚好。
“……除此外,有过真正的冲突或矛盾吗?”
大夏皇室应该也有脑子,既然安香白氏数千年来都无视这片土地上的朝代更迭,只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这么多年谁做皇帝都这样。
既然对大夏立国抱着不管不问的态度,自然会一直相安无事,若无外界刺激,按照安香白氏隐世的族规,不会突然对外发难。
赵无眠认真地注视了小迷两眼,为她的敏锐而惊讶,如此短的时间内,她居然会想到最核心的问题。
“有,不过,几乎不为外界任何人所知。”
若不是他母亲是先皇宠爱的公主,他也不可能知道这桩皇室秘辛。
“太祖立国,封皇长子为太子,太子去安城考察,因水土不服生病,因京后病重不治,英年早逝。这桩史事你应该是知晓的?”
小迷点点头,“太祖伤恸过甚,一时走火入魔,折了寿数,这些史书上都有记载。”
心里却浮现出一个念头,难道太子的死与安香白氏有关?
接下来赵无眠的话就证实了她模糊的猜测:“太子之病,不是水土不服,是被人重伤。他不等伤势好转,便急于赶路返京,没能好好医治调养又擅动灵力,这才是致死的主因。据查实,伤他之人,出自安香白氏。”
也就是说,安香白氏与太祖皇帝有杀子之仇?!
++++++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三章 另一种可能
小迷没想到自己随口问问,竟然听到这样一件秘闻!
原来安香白氏与大夏皇室是有仇的?!
那,那个太子死了,当时这事是怎么了结的?
大夏皇室找安香白氏讨债了?
“没有。太子病逝的真相被压下,此事不了了之。”
赵无眠将这桩旧秘辛娓娓道来:“找不到安香白氏是一个原因,碍于安香白氏的实力地位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当初事情的起因不在安香白氏,而在于太子。人无完人,那位裕太子能力出众,却有个好色的毛病,见不得美女,愈难上手的就愈发惦记。起先不知是安香白氏兄妹二人,行为极其不妥。”
小迷明白了,能被他形容为“极其不妥”,恐怕不是言语调戏那么简单,估计是用强未遂。
“没错。”
赵无眠点头:“他没想到对方出自安香白氏,等知道时,身边护卫所剩无几,自己也受了重伤,若非是最后关头道出身份,当场就会丢了性命。裕太子知晓自己招惹的是安香白氏子弟后,又惊又悔,急急返回京城,他后来之所以不治而亡,与仓皇返京有很大关系。”
“太祖压下此事,对外称太子因病而亡,毕竟事情起因不在安香白氏,是太子色令智昏,招惹了不能招惹的,安香白氏也算给了皇家面子,并没有当场将他格杀。事情就此为止,皇室没有继续追究,安香白氏亦没有任何声张。”
“至于后来,太祖的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