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会因此联想到定价不公。
结果怕什么就来什么,听到后面议论风向开始转变,何教授跟林芝表情都不太好。
明明是凭的手艺,现在被当作是人情了。
要是真没人拍,不就等于大家都默认了这个伪事实吗?
正在林芝忐忑不定的时候,蔡润明老先生微笑举牌。
“六十五万。”
他这一个动作,令得厅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不谈苏涌诗集,只看封面高起明的小画就价值不菲。
如果都不跟拍,被蔡老先生直接以六十五万的价格拍下,那不等于白捡吗?
第097章
“六十五万第一次……”
“六十六万!”
有人终于憋不住, 抬手举牌。
对诗集有兴趣的那些人将视线移到这人身上, 像是揪出叛徒一般,以眼当箭戳得他低下了头。
价格目前还低, 若能在这个位置截下苏涌诗集,怎么都值!
可刚刚大家还在议论新人修复定价不值, 马上踊跃举牌参拍, 怎么看都有些打脸。
正犹豫之际, 竟有人顶着厚脸皮抢先举牌, 那些脸薄的自然不爽了。
“六十八万。”
蔡润明老先生听到有人出价, 立刻举起了手中号牌,一丝犹豫都没有。
刚举过六十六万那人本想硬着头皮再竞价,却又被盯得心里发虚,号牌举了一半没了勇气, 只能放下。
错过一本苏涌诗集算不得什么,要是被人说吃相难看, 以后还怎么在上流圈里混?
抱着这个想法的人不少,就算心中有意, 也碍于颜面不敢举牌。
没有嘲讽过新人做修复定价不值的, 大多都对这件拍品兴趣不大, 几乎不可能参与竞拍。
当然这些人里也有知道苏涌诗集目前价格偏低的,不喜欢也想捡捡漏,但看到蔡润明老先生志在必得的样子,觉得得争不过也就放弃了。
几方僵持不下,场中氛围极为诡异, 主持人左右张望,居然没瞧见第三个人举牌,不免愕然。
没人竞价,不代表不走拍卖流程,见半天没人应声,主持人只能继续喊拍。
“六十八万第二次……六十八万第三次!成交!”主持人落锤定音。
看到这个成交价,许多人瞬间就后悔了。
六十八万就拍到了苏涌诗集加上高起明的小画,这可是捡天大的便宜了!
特别是高起明的画存世量稀少,五年前一次拍卖会上出现一张大幅的,成交价飙升至近千万!
虽然这张是小的,还裁了做封面,但也不至于合着诗集才六十八万吧?
一个便宜三个爱,厅里坐的虽都是商界大佬,几百万对他们来说算不得什么,可看到这样的机会错失,还是忍不住扼腕。
“是我捡着便宜了。”蔡润明老先生似乎也没料到真没人与他竞价,讶笑着说。
“还是大便宜!”何教授探头瞧他,“等东西到手就能知道她修复做的如何!绝对是赚到!”
蔡润明老先生笑望何教授,“你教出来的学生,我当然是信的。不然也不会参拍。”
“让您破费了。”林芝有些不好意思。
如果不是蔡润明老先生看何教授的面子出手,这本诗集说不定会面临流拍的情况。
“经两轮专家鉴定,谁还不明白你的修复水平?那些人挑毛病,就是看着你是个新人好欺负罢了。”
蔡润明老先生笑着摇头,“本来就是做公益,诗集也是真品。以这个价格拍下确实赚到 ,哪来的破费一说?”
“该谢。”何教授插言,“也是我疏忽。你的第一次修复作品本不该面临如此局面,若真的流拍,对你的名声必造成影响。”
如果经她修复的东西被人以技艺不Jing为由贬斥一通,在拍卖会上造成流拍,以后想接到好活就难了。
不管将来她能力如何,大家永远都会提起第一次作品参拍的事,这就是初印象。
虽不是不可扭转,但要花费极大的Jing力去证明自己,还得费心替自己打广告做宣传,慢慢博取圈内人的信任。
而蔡润明老先生出手就不同了,最终成交价不重要,重要是他瞧中的。
以蔡老先生的名望,绝对能给林芝这本修复作品带来更好的声誉。
林芝知道何教授的意思,她也明白其中关键。
所以当蔡润明老先生举牌的时候,林芝在放下一颗心的同时也生出不少感激。
必竟蔡润明老先生一直坐在她身旁,对苏涌诗集兴趣不大是看得出来的。
“哎,不过一件小东西而已,可及不上你捐出造纸八方蒙受损失的一星半点,更何况我还有得赚啊!”蔡润明老先生见林芝还感激地看着自己,笑着摆手。
林芝正想说话,却被何教授拉了一把,“客气客气就行了。没听他有得赚吗?这个人从不做亏本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