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的田地还好,那些种植水稻的庄园水量怕是要不够了。
“姑娘,看着情形,只怕很不妙。”一旁刘长福皱了皱眉头说道,他也想到和之前那个老农一样的想法。
南方春日本就是多余的季节,可如今却是一场雨都未下,由不得不让人多心。
“恩。”
沈碧沁也是想到一起去了,是担忧的点点头,沉默了一会便是看向刘长福问道,“下一次出海,是什么时候?”
自从程虎腿上的上恢复之后,他对海上贸易之事便是越发的活跃起来,除了不去倭国外,其它的藩国,包括吕宋,安南等地都几乎都有他活跃的身影,因此让沈记在不少藩国都有了沈记的一席之地。
因此,如今沈记的生意不仅遍布整个福建布政司,并且朝着浙江布政司发展,就是在海外,也已经是打开了名气,有了不少的老客户。
所以,如今的沈家什么不多,就是银子最多。
这也是为什么沈碧沁能够支援得起慕容旭那边军队的花费和为漳州府这边出力这么多的重要原因。
当然,这点还需要感谢季轩逸没有收回那面官旗,当然了,既然海防道如今做主的是季氏的人,对于走私这些事情,沈碧沁可不相信季氏自己的手也是绝对干净的。
“半月之后,前去的地方是吕宋。”对于沈碧沁突然跳转了话题,刘长福先是愣了一愣,之后便是连忙回道,“不知姑娘询问此事是?”
“吕宋?那正好,半月的话,应该是来得及了。”
闻言,沈碧沁点点头,便是提笔写了封书信,唤风yin进来之后便是说道,“你立刻让人飞鸽传书,将这封书信送去福州给陈先生。”
“好的。”风yin点头应下,便是接了书信快速退出书房。
两只海东青虽然好用,但命令海东青的密语却只有沈碧沁和慕容旭两人知道,即便让海东青给陈振龙送信,陈振龙也掌控不了海东青,因此为了方便联系,沈家还请人专门训练出了大批的信鸽,用以飞鸽传书之用。
第八五章 应对之策
对于古代这种能够让鸽子传信的神奇驯兽技能,沈碧沁表示非常好奇和向往,可惜这些是人家的不传之秘,她虽然有心想学,却也不好强热所难,最终也只能作罢。
“姑娘为何要让陈先生回来?”刘长福不解的问道。
要知道,陈振龙如今主要是负责管理福州那边的产业,而且管理的极为出色,就是宋浩都是对其称赞不已,说其是个天生的经商奇才。
“我要让陈先生和程叔他们一同前往吕宋,这次不论如何,都必须要将我交代的东西带回来。”沈碧沁眸色凝重的说道。
不错,这次沈碧沁之所以让陈振龙跟着去,便是想让他带回番薯,番薯又名甘薯,地瓜,是比莲蕉适应性还要高的高产作物。
前世带回这东西的是便是陈振龙,只是当时吕宋那边对番薯的把控极为严格,外来商人离开之时都会被严格盘查,不许允许任何外来人携带出去。
她并不知前世的陈振龙具体究竟是用了什么办法将番薯带回来的,而且也不确定前世的历史和今世是否会再次重叠,但沈碧沁总觉得,既然出现了这个同名的的巧合,不论如何她都该试试,也许陈振龙依旧是和前世一样,还是那个受到眷顾的人。
至于有了莲蕉这耐旱的高产作物,为什么沈碧沁还想要番薯,那是因为莲蕉虽然同样好种,但其因为植株高大,因此在耕地时对于土地需要深耕,开垦上比较费时费力,而且其对施肥要求也高。
相比起来,番薯的优势更大,需尺许薯藤,便可随栽随活,并且它不需要深耕,只需要浅浅埋在土里,即便是刮风下雨都不会对它造成太大的伤害。
特别是福建这边,多山丘红土,其它的作物几乎无法存活,而番薯却是一点儿都不挑土壤,不要说红土地,就是被认为最废物的沙地都能够轻松生长,最重要的是,番薯在南方能够收成两季,而莲蕉只能收一次。
因此,莲蕉虽然同样是耐旱高产,但其适应性终究是比不上番薯来的王道。
沈碧沁想,这应该就是在前世时,莲蕉的普及性比不上番薯的原因吧。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私人原因,番薯比莲蕉好吃啊,好吧,这久就没吃,她的确有些馋了。
“姑娘,那东西究竟是什么,您为何如此注重?”看着沈碧沁严肃的模样,刘长福更是不解了。
说真的,跟着沈碧沁越久,他便是越发惊讶的发现,他不仅没有看清沈碧沁,反而更觉得她深不可测,甚至在很多事情上极为的有远见,与其说她胸有成竹,倒不如说她似乎能够未卜先知一般。
“这事儿等陈先生带回来就知道了。”
沈碧沁没有过多解释,而是起身说道,“走吧,按着如今的情形看来,必然是将要大旱无疑了,我们必须要有所准备才行,你随我一同去季府。”
“是。”
见沈碧沁不愿多说,刘长福也没再多问,便是带上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