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强盗就笑了笑,指着那块再次被误认的玉璧说:“这玉璧是一件极品法宝,乃一套阵法所用的布阵之基。那阵法唤作‘六合阵’,小神恰巧会使,多年间也搜集几样布阵法宝,惟独缺了这块玉璧,没曾想,它竟是落在了人间界。敢问道友,可否让小神取走此物?”
毓夙干笑两声,说:“既然上仙需要这宝贝,那便送给上仙了。”
强盗顿时高兴起来,笑着说:“多谢道友。只是小神也不能平白取了道友之物,便给道友一个补偿吧。”
说着,他又是一抬手,毓夙已经有了心理Yin影,只是他躲不过,只能眼睁睁看着强盗手里的那道青光打过来。不过那青光倒是没什么杀伤力,直接投入了毓夙的眉心,毓夙只觉得脑袋一胀,好像多了点什么似的,仔细一想,无数信息猛地冲了过来,他顿时头晕了。
强盗看着毓夙头晕脑胀的样子,哈哈大笑:“你莫急!这些心法,必得慢慢领会才能悟出其中三昧!”
毓夙此时倒也不好说这人是强盗了,虽然这人把他困在阵里,还想把他埋在土里,乱翻他东西,又抢走了他的玉璧,但现在这人给他的功法,对他来说是比那玉璧更有用的东西。这也算是另类意义的“富贵险中求”了吧?毓夙心里叹气,拱了拱手跟那个人道谢。
那人又笑了笑说:“你这小树妖,倒是很识趣,我如今却有些喜欢,不如这样,你拜我为师,做我记名弟子可好?”
杜金早告诉过毓夙,拜师的时候亲传弟子、内门弟子和记名弟子的差别,记名弟子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其实就是师傅为了生活上的便利,随便点几个人做杂活,伺候人的。虽说如果能做大神的记名弟子也是很有前途的事,但毓夙还是觉得别扭。
更何况,毓夙的本体,那棵树还在五行山下压着,他要是拜了这人为师,八成要跟着这人走,毓夙是不可能丢下那棵树的。于是毓夙摇了摇头,说:“谢谢上仙错爱。”
那人讶异,拍了拍怀里的黑猫,说:“怕是你不知道我是谁?我姓赵。”
毓夙心说,现在又不是宋朝,你姓赵也不是皇亲国戚,还不如改姓刘。那人见毓夙不为所动,又补充说明:“我名叫赵朗。”
这名字毓夙从未听说过,所以只一味摇头,赵朗叹气,说:“罢了,看来你我并无师徒之缘,难得我一见你就觉得喜欢。”
明显胡扯的话毓夙就当没听见,赵朗一见他明明是直接出杀手的。毓夙不搭腔,赵朗这才算是终于歇了收徒的心,又拿出来一根竹管递给毓夙,说:“这里头是一截心香,你回去仔细想想,若是又愿意了,就燃起心香,我再给你这一次机会。”
说完,他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转身飘走了,一眨眼的功夫就不见踪影。这时东边已经开始泛白,一整晚竟然都过去了,毓夙这才觉得又累又倦,连忙回城。
~~~~~~~
到了城里,那刘判官正满城找毓夙,毓夙一现身,他就连忙过来,喘着气说:“原来上仙在这里,叫我好找!那鬼市上后半夜时出了只恶狐Jing捣乱,害死了不少人,不见了上仙,下官好生担心!上仙可是追着那狐Jing的同伙出城去了?可有所斩获?”
毓夙不想解释他的遭遇,干脆借着话头摇头说:“没有,给他跑了。”
刘判官叹了几声,也没多问,和毓夙一起回了城隍庙。随后毓夙是结结实实歇了一天,直到第二天清晨,这才告辞离开。只不过,现在毓夙是不准备再去别的地方转悠了,他急着回五行山下,准备好好地修炼。
这次出门,时间虽然短,却真是波澜起伏,遇到的事情比在山上那么多年遇到的都多。即便不至于几历生死,但是当时在赵朗的幻阵里,也是险象环生,如果他略微粗心一点,或者运气稍差,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随后和赵朗面对面,从最初的那一照面,到后来见识他种种威压,毓夙心里实在是感慨良多。总结起来,最大的感悟莫过于,天底下的道理,都是基于力量。太祖名言,落后就要挨打,实在是真理,适用于任何时期、任何人、任何妖怪神仙身上。
所以说,出门玩什么?看什么热闹?寻什么新鲜?先把自己的小命保住吧。毓夙现在一点都不埋怨孙猴子脾气不好了,有这么一个猴子,随时可以向他请教,这是多么好的一个私人家教,没耐性根本就不算缺点了。再加上杜金,这么好的机会,还不赶快好好学习。
他才出了洛阳城门,就立即隐身,翻上云头,一路直往五行山而去了。
第15章 杜金的建议
修行无甲子,自从毓夙回到五行山下,就勤学苦练,虚心求问,之前挑三拣四的毛病也没有了,连孙猴子这么粗心大意都察觉了变化,忍不住啧啧称奇。
毓夙本来只是照着跟孙悟空学的口诀练习,可某日想起那天赵朗给他的那些功法,从意识海里找出来一看,却觉得要比孙猴子的法术高明不少。
他见识有限,所知道的修行法门也就三种,孙猴子的,杜金的,还有就是赵朗的。
杜金的修行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