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主人公大多是运气好到爆,总会无所不能才对,难道要他承认自己就只有配角命?
“不谈运气的问题了。因为我对这一段路的监控发现,这家书店也就被划到了可疑范围内。现在,我的同事们也参与到全力检查监控露营中。给,这是夹着那十一张人皮的线装本,仪器没有检测出什么问题,就是在几处发现过水渍的残留,但都是普通的净水而已。”
当然不一样!
行壹见到这本线装本就觉得奇了,这确实是一本空空如也的本子,但却泛着一丝微弱的柔光。光亮很弱,藏在包里就发现不了。而这种光会在某一类物件上出现——俗称开光类物件,一定要用rou眼分辨的颜色去描述的话,它是浅金色与nai白色的混合体。
“水乃万物之源,不管是哪一种文明的传说与信仰,其中都有涉及到水的那一部分。我做一个大胆的猜测,这本书曾接触过圣水,就是神父会用的那种圣水,而恰好是遇到了有些功效的。两种推测,一种是有本事的神父为水加持过,另一种是这水的来源特别经过稀释功效减弱了很多。”
这个Cao作玩的溜了。用圣水的洁来化去人皮的晦,该是做好的双重准备,看来对方未必毫无顾忌。因为如果真的信仰了恶魔,那么又何必在用上圣水的手段。虽然无法证实神与魔两者之间是否真的水火不容,但人做了墙头草想要两边倒,骑墙派一个不小心容易死得快。
“虽然这算不上太过有鲜明指向性的证据,但起码知道了一点嫌犯算不是完全信仰恶魔。还有其他线索吗?人皮与失踪人口的核实结果呢?”
行壹一问就看到爱德华脸色不太好,“怎么会毫无所获?家属去警局报案之后,不用采集他们的DNA,以便日后做亲属关系的配对吗?”
DNA技术为在案件侦破上可谓有跨时代的意义。
行壹在了解到这门新科技之后,她难免有了好奇也不知妖魔怪的DNA是什么样子,其中三缺一少了鬼,那是因为只有鬼是没有实体的。难在这个案子里高科技失灵了吗?
“之前,我说了FBI可能会接受此案,但眼下看来要往后推了。什么地方都讲究破案率,这个案子的线索仅有一只黑包、一本线装本、十一张人皮。把已知的线索查了,查完了还是不太有头绪,那么也就意味着会成为一桩悬案。每年全美的悬案多了去了,就像是失踪的人口。纽约每一天都有人死亡,每一天也都有人莫名其妙地失踪了。”
爱德华掏出了薄荷糖往嘴里塞了好几颗才压住了火气,“你说的家属朋友来报案,那是一般普通人会做的事情。失踪人口库里面完全没有这十一个的资料,推测是一种可能,他们都来自于地下。在地下生活的那些人早就从正常的美国社会除名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身份的人不是美国公民,也不是来美国生活的外国友人。他们的死活不计入官方统计数据,动用纳税人的钱耗费大量的警力去查是一件不值得做得的事情。这就是现实,有些无奈不是吗?”
十一张人皮的检测数据出来了,黄白黑三色人种皆有涉及,男女比例为五比六,年龄分布在二十至五十岁不等。他们没有一个在官方系统库档案中出现过。
“唯一的线索是这个被还原的纹身。”爱德华拿出了一张照片。”嫌犯是剥去受害者整个头部的皮,也包括了脑部与颈后。纹身在颈部是蝴蝶图样。人皮上的刺青被洗掉了,技术人员大概还原出了它的样子。我们与已知的纹身图样库对比过了,没有找到同样位置的匹配对象。”
这也就是说被害人没有案底,否则在美国被抓了之后,肯定会将纹身记号什么的都登入电脑系统。
行壹看到照片却愣一下,原身见过这个纹身,也是通过一张照片。是林菲无意间给原身看过的照片,因为这个刺青很特别——蝴蝶翅膀上的花纹就像是两只大眼睛,那是一条蟒蛇的眼睛在瞪着你。
第22章
这种翅膀上仿佛长着两只蟒蛇眼睛的蝴蝶,它其实是一种蛾子,学名为枯球箩纹蛾,展翅时能有一只成年人的手掌那么大,主要分布在华国的云闽、台湾等地。
以上都是行壹临时在网上查到的资料。再说林菲给原身看的那张照片,那是在林菲其暑假同学聚会拍的。
当时,林菲看到了初中同桌的刺青很特别就拍了照片,本来也有去刺一个想法,更想要劝说原身一起去。
不过原身对此完全不敢兴趣,她也找不到林菲说的一定要将什么留下来的渴求,此事后来就不了了之了。至于林菲后来没有去纹,是怎么打消了她的念头就不得而知了。
行壹将这些告之了爱德华,“也许只是一个巧合,枯球箩纹蛾也不是华国独有的物种,印度也有这种蛾子。”
“但是它不是美国的常见生物,不是吗?再说两者纹身在同一个位置,死者与她都是黄皮肤的年轻女性,未免也太过巧合了。”
爱德华细看了手机屏幕上百科中枯球箩纹蛾的图片,纹身上的图案与它相比,那对犹如蟒蛇眼睛的地方被夸张地放大了很多。“既然你对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