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只是,效果有些不大好。”
西域人排中原百姓的戏……常润之想想,只觉得有点儿反差萌。
人也见过了,嘱咐也说了,今日本就是让他们来,好让常润之看看的。刘桐让班主督促着戏班子里的人排戏,便让他们回去了。
“戏的话,盯一个排就行了。”人走后,常润之对刘桐道:“既然是给老百姓看的,那就不用拘于形式。若是有所创新,倒是更好。毕竟,老百姓们很少能看到西域人的歌舞表演。”
刘桐颔首,常润之继续道:“艺术有很多表现形式,若是能寻到些能人,排一些小品相声的段子,甚至有那变戏法的,都可以弄上戏台子上。”
这话刘桐听着便有些糊涂,不过说起“能人”,刘桐倒是有些兴奋地道:“姚澄西要回京了,他鬼点子最多,到时候让他给参详参详,出出主意。”
常润之疑惑道:“姚澄西是谁?”
“是我的一个朋友。”刘桐道:“对了,你喜欢看杂书,不知道有没有看过一本叫做的书?那便是他写的。”
常润之顿时讶异地微微坐直身体。
“?我看过啊!”常润之道:“他竟然是个写书的?”
“唔,算不上。”刘桐道:“那书是他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写的游记和感受。后来书商想要让他继续集书,但他嫌麻烦,说要出去走走,人就没影儿了,书商也找不着人。”
说起这个朋友,刘桐眼睛也弯了起来:“难得他还记得给我捎封信回来。”
常润之笑道:“他这样想走便走,倒是活得很潇洒啊。他是个侠士吗?”
“侠士谈不上吧,他倒是自称自己是个‘散人’。”刘桐笑道:“他的号便是‘子经散人’。”
“听起来,你这个朋友倒是个洒脱之人。”
常润之摸着下巴,问刘桐道:“他什么时候能到京?到时候你要请他来府里作客吗?”
“嗯。”刘桐颔首道:“我成亲时他不在,总要给你引见一下。至于他什么时候到京,这也说不准。他那人,随性得很,兴许回来的路上又瞧见什么感兴趣的事情,迈不动步子也是可能的。”
刘桐说起姚澄西时,语气里有隐晦的羡慕。
常润之笑了笑,伸手拉过他的手,道:“以后咱们得了闲,也可以四处走走看看。京城虽好,但待久了总有些腻味。”
刘桐眼睛弯弯,点头道:“好,你想去哪儿,我陪你去。”
常润之靠近他怀里,柔声应是。
养胎的日子倒也不无聊,除了常沐之常来瞧她外,几位皇子妃也相约着一起来过九皇子府,陪她说半下午的话。
另外,岑王妃、祝王妃竟也来过一次。
当然,她们俩不是一道来的。
祝王妃人冷清清的,和常润之说话语气也寡淡,但话中的关心,常润之还是听得出来。
“世子百日那会儿你应该就已经知道有喜了吧?”祝王妃道:“偏你还能稳得住。”
常润之不好意思地笑笑:“世子百日,总不能不去。”
“便是不去又如何?托口病了,难道太子和太子妃还能责备你不成?”祝王妃叹了口气,道:“既有了身孕,以后就别出府了,好好把孩子生下来。”
常润之受教应是。
祝王妃沉默了片刻,道:“从你府里出去的莫女官,祝王打算把她纳进府了。”
常润之惊愕地看向祝王妃。
祝王妃的表情倒是很平静:“纳个侍妾而已,也不用经什么礼。祝王让人看了日子,也就之后这几天吧,就要把人抬进祝王府了。”
第二百零六章 王妃
常润之从前没有和祝王妃接触过,只知道她人冷冷的,对祝王也冷冷的。
从一个民间秀女,到堂堂的王妃之尊,也说得上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换做旁人,或许巴结谄媚祝王还来不及。
偏祝王妃,从始至终都是那副寡淡冷清的模样。
很多人都说她故作清高,装腔作势,常润之之前也隐隐在心里认定,或许是因为她出身的关系,所以本身就有一种自卑感,方才用冷漠来掩饰。
可当祝王妃这般冷静地说,祝王要纳莫女官为侍妾时,常润之又隐隐有些动摇了。
从祝王妃的神情里,她看不出半点儿愤怒、伤心的神情。
仿佛她方才说的,不过就是在陈述一件与她无关的事实。
可实际上,这件事真正攸关的人,便是她啊……
常润之动了动嘴。
该安慰她吗?好像祝王妃并不难过,所以也不需要她安慰。
那她该说什么呢?
一向自认为还算会说话的常润之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见她这样要开口却开不了口的模样,祝王妃却是轻轻一笑了。
常润之头一次见祝王妃笑,总算明白为何祝王对她一见倾心,非卿不娶了。
摄人心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