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爱,大姐姐替他Cao持后院、与各位官夫人应酬,足足是个贤妻。依我看,瑞王只有更爱重大姐姐的份儿,太太这忧虑呀,可以放下了。”
小韩氏听着她说的话便笑了起来:“什么事儿到了你嘴里边,那都是好事儿。”
常润之笑道:“太太就是忧思太重,把事情往好方面想多好啊。”
“那倒是。”小韩氏点点头,又对常润之道:“到底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沐之更是皇家媳妇儿……她不回侯府来,我也不好时常上瑞王府去找她,免得让人说闲话。你如今也出嫁了,和沐之既是姐妹,也是妯娌,再者瑞王和九皇子向来亲厚,你若是没事,也替我往瑞王府多跑跑。”
常润之明白小韩氏的意思,点点头笑着答应下来。
可怜天下父母心,即便儿女已经长大成人,做父母的仍旧有Cao不完的心。
好在侯府大nainai赵青瑶临盆,转移了小韩氏的注意力。
赵青瑶生产的日子本就在这几天,接到消息时常润之正在老太太院儿里陪着老太太。
老太太正在诵经,常润之则在一边儿坐着抄经。
抄佛经这事儿,还是常润之上次被老太太从庄子上急召回来后,自觉领罚抄佛经后喜欢上的一种打发时间的项目。
之前接到圣旨赐婚,常润之去了庄子上,刘桐却追了过来,和常润之在庄子上独处了两日。刘桐走后,常润之便被老太太召回了府里,还训斥了她一番。
常润之是个无神论者,并不很相信佛祖、神明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虽然她本身死而重生的经历有些神奇,但还不至于让她就笃信宗教。
所以对于大魏人所信奉的佛教也好,对于西域那边盛行的祆教也好,常润之都保持着尊重宗教、尊重信奉宗教的人的原则。至于她自己,她只信人定胜天。
但不管怎么说,抄佛经一可以平心静气,二可以练字,三可以打发时间,常润之倒是不排斥。
赵青瑶开始阵痛的消息传来,常润之便搁下了笔,去看老太太。
来禀报的丫鬟道:“太太已经去大爷院儿里了,让奴婢来同老太太和三姑nainai说一声。那边儿正是乱的时候,太太让老太太就别过去了。太太说,等大nainai生了,太太再亲自来给老太太报喜。”
老太太原本闭着眼睛捻着佛珠,这会儿早已睁了眼,对那丫鬟点点头道:“回去告诉你们太太,就说我知道了。让她好好安排着,这可是咱们侯府第四代头一个孩子,务必要Jing心些。”
丫鬟应声走了,老太太作势要从蒲团上站起来,常润之忙过去扶她。
老太太瞧着表面上很平静,但从她时常瞄向门口和时不时就站起身来走上两圈的表现来看,老太太内心里其实也是激动兴奋的。
第一百五十章 祖父
女人生孩子总需要一定的时间,何况赵青瑶这又是头胎,生起来不会那么顺畅。常润之想着,到天黑赵青瑶那边儿还仍旧阵痛着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但看着老太太一副要等着常鹏那边院儿里来消息的架势,常润之犹豫了下,还是没有开口说什么,只是陪着老太太等着。
倒是老太太等了会儿,许是心绪平复稳定了些,见常润之乖乖在一边儿坐着,不由道:“你回皇子府去吧,这边儿怕是要等到明个儿才有消息呢。”
常润之笑着摇摇头道:“天色还早呢,孙女儿陪老太太等着。”
老太太见她没有勉强的意思,倒也不多劝,只道:“让人看着点儿漏刻,别误了回去的时辰。”
常润之应了声是,回去继续抄她的佛经。
老太太这会儿也没心思诵经,索性走到常润之面前,看着她抄经,时不时点下她书写上的问题。
说着说着,老太太就不由说起了早已去世的老侯爷。
“你祖父是个跳脱之人,少时便喜欢四处游玩,访名山大川,交天下朋友。”老太太轻声道:“因为走的地方多,见识的东西也多,所以即便他并不满腹经纶,却胜在阅历丰富,洞察世情。后来他承了安远侯的爵位,却是被这个爵位束缚在了京城这四四方方的宅子里……”
常润之不由停下笔,认真地听老太太说往事。
“你祖父本就是个闲不住的人,但为了常家祖辈基业,还是放弃了做他一直想做的游侠儿,放下了他手里的长剑,老老实实待在京城里,直到他去世……许是为了弥补他未能走遍天下的遗憾吧,他把你父亲教养成了一个如他一般有那种浪漫情怀的人。”
老太太手里仍旧捻着佛珠,轻声细语地道:“开国四公七侯十一君,敕造的十一府,如今仅存下镇国公府、辅国公府、安国公府和宁远侯府、景远侯府、文远侯府以及咱们安远侯府了。咱们侯府,在你父亲之后,也不再是侯府。这样的状况,早在你祖父仍在世的时候,就已预料到了。”
常润之不由道:“祖父如此有见识,想必是通过前几代帝王的作为,预想到了如今的情况吧。”
老太太笑了笑,颔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