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定刚刚从几个行商那里得到消息,说苏曜似乎被人排挤,离开了蜀地。
苏曜垂下眼睛:“发生了一些事。我需要好好想一想。”
“是……为了沈家那位女郎?”
苏曜默认。
钟定一声叹息。当初两个人看上去还挺和谐的,怎么忽然就闹僵了呢?不过说来也怪,沈女郎都过了二十岁,竟还没有嫁人的意思。陆仲居然也不着急。就像是他们在刻意等待什么人一样。
“那你想明白了吗?”钟定问。
“我也不知道算不算想明白。”苏曜苦笑。
无可怀疑的是,过了五年,他还是没放下。
“你这次回徐州有什么打算吗?”钟定又问。
苏曜摇头:“不知道。只是刚好有空,就回来看看……”
***
船一靠岸,蓝衣人就迫不及待地跳上了岸。
“大哥。”小道士在他后面喊。
男人心中其实已很不耐烦,可回过头时却还是一派春风和煦。他从怀里掏出几枚铜钱递给小道:“这是刚才的卦钱。”
他不过随口闲聊几句,这小道便要拉他去修仙,被他拒绝了还不死心,非要给他算一卦。
小道摇头:“我和大哥有缘,这一卦是送的。不过大哥,你这卦是龙潜于渊。不管你想做什么,记得不可急进,忍时待机,方能成事。”
“多谢道长提点。”男人忍下了翻白眼的冲动,微笑着说。
“我这阵子会借住在朋友家,就在徐州城南十里的李家庄,”小道士认真说,“我看大哥和我挺有缘。你要是哪天改变主意,就来找我吧。我们一起去寻仙。”
男人并不直接回答,而是维持着温和的笑容,和他道了别。
一走出渡头,男子的笑脸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也许这小道士真见过神仙,但他的卦绝不可能准——刚才给他算卦时,那小道士还在偷偷瞄卦书呢。就这水准,怎么可能算准?
他可是做大事的人。龙潜于渊?男子翻了个白眼,轻哼一声:“我信你才有鬼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下卷开始,新人物出现了。
第38章 潜龙勿用(2)
离了渡口,蓝衣男子直奔徐州城。
州城内商铺密集、人声鼎沸,一派繁华盛景。印象中似乎只有蜀中的锦官城可与之相较。不过蜀地前几年经过兵乱,已大不如前。虽说这两年渐渐息兵,但是一时半会应该是无法恢复全盛景象了。再加上入进武宁境内后只见桑麻遍地,屋舍俨然。农人们采桑、晒麻,生活平静,与一路行来饿殍遍地的情景相比,简直称得上桃源乐土。
然而男子非常清楚,这里绝不是世外桃源。几年前,徐州还不是这样。甚至于在他几十年的记忆里,徐州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繁盛。有人改变了这一切。
男子抵达州城内的一间客店。推开房门,已有十来个人等在里面了。
“军主。”有人迎上来。
男子脸微微一沉:“这里不是我们的地盘,不要露了身份。”
那人一凛,连忙回答:“是,郎君。”
“让你们查的事怎么样了?”
有人递上厚厚一叠纸:“这是我们的估算,包括武宁的出产、岁入、还有徐州每日进出的船舶数量……”
男子一边看一边在心里估算了下:“光是每天的进账就够惊人了。”
“徐州这边只连通了内河航道,”那人接着说,“海路则从海州上岸。听说兖海节度使还特意划出一块区域专供徐州商旅通行使用。”
“你们可在徐州可曾见过流民?”
那人摇头:“流民进入武宁就可落籍,州府还会教授他们纺麻、织布、造纸等技艺,此地的柜坊还会提供一部份借款,让他们有钱购买丝麻等物,只需一年后归还一定数额的布匹即可。我们这一路几乎没见到什么流民。”
“武宁现在的军力如何?”
那人又送上一叠记录。
“了不起啊,”男子看完后评论,“史书说管仲禀政三年,齐国大治。我看这里也快赶上了。当初还是棋差一着,让徐州成了气候。以后要对付河南诸镇,恐怕会有些困难。让你们查的人查到了吗?”
“这些生意里,经常出面的是陆家几个旁支子弟,不过有人说实际主事的是个女人。她不怎么露面,但是最早在徐州推广夏布的人是她。向流民借贷的柜坊也在她名下。她应该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男人点头:“这倒是个奇女子。要不是此行另有目的,我还挺想和她好好结识一下。什么时候能动手?”
“这……”那人犹豫道,“属下打听到,她目下并不在徐州……”
***
“阿姐来见俞老,为何不告知小弟?若不是我妻兄偶然撞见阿姐车驾,让我赶紧追来,我岂不是就与阿姐错过了?”道旁凉亭里,一男一女相对而坐。男子手执银壶,正微笑着为面前的女子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