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扎不了几十万大军,天下大雪后,他们去城外看看其他几路大军,让大家注意防止雪压塌营帐,可挖雪洞等事。
一回到家门,就看到颜宁满面笑容地冲过来,“这是有什么好事了?”颜煦含笑问道。
颜宁左右看了一眼,“父亲,大哥,楚昭业的人还没动手,京城还没事。”
“你怎么知道的?”颜明德奇怪地问道。
颜宁将楚六抓到人的事说了一遍,“这人看样子,就是从荆河码头那边过来的。若是太子哥哥已经被害了,那就不用多此一举再派个人来暗中报信,而应该是大军来救援迎驾,现在只是来个死士,肯定是还没动手,或许是有什么事,想要楚昭业示下。”
“你这么说,倒也有理。”颜明德将颜宁的话想了一遍。
“宁儿,见微知著,大才啊。”颜煦拍了拍妹妹的头,赞了一句。
“父亲,我们快些让人往京城送信,提醒姑姑和太子哥哥?”
“不妥。”颜煦直接说道,“宁儿,若是派人去京城,万一路上再被人截住,不是逼着他们提早动手吗?这场仗,是太子殿下和三皇子的较量,你得信太子殿下。不过,可以派人去南州送信。”
颜煦老成持重,颜宁知道自己是太过关心了,听大哥这么一说,也明白过来。
当那死士吊到城内处死,楚昭业看到那人时,脸色冰寒了些。
城中百姓们听说是北燕细作,多少愤恨非常,再加上看守的人提醒大家小心时,大家更是瞪大了眼睛盯着自己身边过往的人,生怕有细作混进来。
楚昭业看了那死士半晌,颜宁想到的,他当然也想到了。
“殿下,我们要不要问问出了何事?”
“一定要送信出去,让他们速战速决。若是郝明远有动摇,让韩望之立即除掉。”这种时候,他不能有一点冒险。
郝明远,是韩望之到了英州后,才投到自己帐下的。这几年里,也帮自己做了不少事。
当时自己就担心,他带兵攻打京城时,元帝露面的话,不知他还能不能顶住。所以,让韩望之跟在军中,名曰协助,暗中监视。
李贵想说现在城中监视太严,可看三皇子冰冷的脸色,什么都不敢多说,“是,奴才知道了。”
“现在南下的流民很多,可用他们传讯。”楚昭业教了一招。
☆、370章 邙山有信
京城之中,此时也刚下了一场雪。
当然,那雪肯定是没玉阳关那么大的。
细雪初晴,正是冬日一景。所以,各家贵女们倒是踏雪寻梅,好一番风雅。
街道上,还是一片祥和,因为腊月了,还多了一份喜庆。
城门口还是人来人往,没人觉得有什么区别。
偶尔有人说起好像有北方的流民南下,但是又没涌来京城,又会有几人注意到呢?
封平这日难得从东宫回府瞧瞧。秦婉如带着孩子去南州,也有几月了。府里没人,封平就懒得回来了,他以前做东宫幕僚,在东宫里有住处,如今也就经常住在以前住的地方。
今日,他去探望了秦绍祖后,想着很久没回来了,就顺路回家看看。
刚进了巷子,就看到自己家门口,有一个男人正在门前转悠。
远远看去,那男子个头魁梧,站着时肩背挺直,身上衣衫有些旧,脚上靴子,还沾着黑泥。
“封大人,那人看着有些武功。”楚昭恒派来保护封平的侍卫,看了那人一眼,提醒道。
封平听了,也没出轿,掀开轿帘一角看了一眼,却觉有些眼熟。
他再仔细一看,那男子虽然穿着普通人的衣裳,可脚上那双靴子,分明是军中之物。
这种时候,在自家门前转悠,分明是为了找自己来的。
在自家门前,有什么好躲的,封平不顾侍卫阻止,一手掀开轿帘就走下来。
两个东宫侍卫看劝不住,连忙跟在他身后。
在门前徘徊的男子,听到有人的脚步声,警觉地转头,仔细看看封平几人,惊喜地叫道,“封先生!”
封平仔细一看,原来是耿大壮。
当日封平让他们接受招安后,安排耿大壮和胡成带人看守金矿。
后来金矿一事上报元帝,元帝嘉奖封平,为了开采金矿,又专门派了官员赶赴颍州处置此事。所以,胡成和耿大壮就不用再在那看守了。
封平又写信给颍州州牧彭泽,请他帮忙妥善安置胡成这批人。彭泽让他们并入了颍州守军。
两人在军中做事勤勉踏实,后来兜兜转转,从颍州又编入英州,现在,正在英州大军郝明远的军中,两人编在一个队中,做了小军官。
“耿大壮?你怎么会在京中?”封平看到故人,惊喜地问道。
“封先生,可找到你了。”耿大壮一看到封平,高兴地几步走上来就要磕头,被封平一把扶住,连说使不得,他也不再坚持,站直后抱怨道,“封先生,京城可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