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脸感激的左山告了辞,楚琛就驱车来到自己的店铺。
“楚老板好!”
“老板,您回来啦……”
楚琛刚走到门口,就有人笑着和他打起了招呼。这次从去缅甸到昨,这是我的亲身遭遇啊!”
说到这里,元弘建一拍大腿,脸上更是一副悔之晚矣的表情。
“啊!怎么回事啊?”楚琛连忙问道。
“哎……”
元弘建长叹了一口气,随后就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听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楚琛也是非常的无语,你道为何?原来元弘建说的这么痛心疾,只不过是错失了一枚康熙通宝而已,虽说这枚康熙通宝的板式比较特殊,但也不过才几百块钱。
几百块钱也就别说了,毕竟对普通藏友来说,也不是什么小钱,但这枚康熙通宝的小贩给的价格和真实的价值相差一百块钱都不到。就为了这点钱,元弘建就表现的这么夸张,楚琛能不无语嘛。
“嗨!你们是不是觉得为了这点钱,没必要这样,如果是平时的话,就算丢了一百块钱,我也不会心疼,但你们想想啊,我不过是晚了那么一秒钟,东西就被别人先拿到手了,你们说我郁闷不郁闷……”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郁闷总行了吧!不过小琛事情多,你还是把你带来的东西,让小琛看看吧!”
知道再这么下去,元弘建估计得唠叨个没完没了,吴叔连忙把他的话给打断了。
“对对对!差点忘了正事!”元弘建一脸的恍然,随后连忙把盒子里的东西拿了出来,原来是一只看起来很像是矾红釉的盘子
矾红釉是红釉之一,属低温釉,以青矾为原料,经煅烧、漂洗制成矾红,故称矾红釉。主要着色剂为氧化铁,又名铁红,它的色泽往往带一种橙子般的红色。烧制方法是在已烧好的白胎上施釉,二次入窑在9oo度左右烧制而成。
矾红釉在明中期开始有很大展,因嘉靖时期麻仓土告竭和烧造铜红釉的技术衰退。矾红釉呈色没有铜红釉色泽纯正鲜艳,但其呈色稳定且易烧造。明清时作为红色彩料广泛使用,瓷都窑多用矾红与多种色彩相配描绘龙凤、花卉等各种纹饰,画工j" />细。
元弘建的这只盘子看上去好像雕工很细的样子,上面的图案也很有说头,是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
“燕京八景”又称“燕山八景”或“燕台八景”等,得名于金代明昌间,后代文人纷纷题诗,遂名闻遐迩。明代李东阳于八景之外又增“南囿秋风”、“东郊时雨”并赋诗,所以又有“燕京十景”之说。
西山是指京城西郊连绵山脉的总称,所说的雪景亦泛指此一带。香山是这一带典型的山峰,故乾隆把“西山晴雪”碑立在香山山腰。
西山风景优美,唐、宋以来已成为寺院荟萃之地,金代有名的西山八院,就是在金代开辟的园林。“西山积雪”就是西山雪后著名景观。
据史载,早在八百多年前,金世宗就曾在香山一带建造大永安寺,还兴建行g" />。后来他的嫡孙,直接继承他的皇位的章宗完颜璟,又在此地相继构筑了祭星台、会景楼等建筑,说这里是章宗定西山积雪的景点,似属无可非议。
可以想像,每当雪后初晴,从这里凭高临远,但见山峦玉列,峰岭琼联,旭日照辉,一派红装素裹,倍极壮丽,应该说,“晴雪”要比“积雪”更富有诗情画意。
这里在元、明时期,都有文人在此写下无数诗词,而在明代的时候,这里一度由西山晴雪改为西山霁雪。
到了清代,乾隆十年开始在香山大兴土木,乾隆十二年这里改名静宜园。园内不仅有许多历史上著名的古刹和人文景观,而且还具有深邃幽静的山林野趣,保持着浓郁的自然生态环境。
乾隆来到静宜园看后写了诗,将“西山霁雪”改为“西山晴雪”。并将诗刻在“西山晴雪”碑上,立在香山山腰半山亭北,朝阳洞登山道右侧。
只是让楚琛觉得非常可惜的是,香山雪景固然很美,但到了现在,京城的降雪已经不怎么多见了,美丽雪景更是少有出现,别说外宾不易赏到,就连市民也难得一见。
于是,到了现在,曾经令许多文人雅士称赞不已的“西山晴雪”,声誉渐薄。而香山的良辰美景,则被香山红叶所取代。秋季丹黄朱翠红色炫彩,黄栌红叶层林尽染,成为游览观赏的好地方。
这让楚琛感叹之余,也想起一个成语“时过境迁”。
楚琛把盘子仔细打量了一番,马上就知道,这只盘子应该是件赝品无疑,不过盘子的材质好像有些奇怪,看起来像是瓷器,但手感又不像瓷器,感觉很是奇怪。
“元老,不知道这只盘子有什么奥妙?”
无弘建用一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表情,说道:“这只盘子会变色!”
“变色?”听到这样的答案,楚琛也不禁为之一愣。
“对,就是会变色!”元弘建信誓旦旦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