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想再说两句,就听黛玉继续说:“老太太和二nainai这样做,自然有她们的考虑,看来府里这些日子的确是忙不开了,咱们就辛苦些,自个儿照顾好自个儿吧!”说完,率先转身,裙角带风地往后院而去。
净慈庵位于京城南五十里,因是前朝修建,又兼青山绿水环绕,整体环境清幽,是以百年香火延绵不绝。当然,这也与其毗邻皇家寺院松岩寺大有关系。听闻松岩寺内常有避世的达官贵人在此清修,或身体不佳的世家公子在此静养,许多别有用心之人也常常借故前来流连不去,一来二去捎带着净慈庵也不太那么清净了。
黛玉等人自然不知其中原委,只觉得这净慈庵大殿没甚稀奇,可拐进后院,才见庭院深深,纵横交错,古树参天,花香鸟鸣,竟是神仙似的所在,当下便十分欣喜,连带着方才憋在胸口的那口浊气也消散了不少。
心净心空两个小尼领着黛玉等人七拐八拐,来到最后排的一所院落门前停下,道:“这是为施主们准备的阐房,师傅吩咐过,施主们今日舟车劳顿已十分疲乏,就先早些歇息,明日清晨开始诵经,到时小尼自会来请施主们。”说完,两个小尼施了一礼,自行退下了。
这是一所极为清幽的小院,门前一块匾额,上题“落杏斋”三个大字。黛玉迈步进院,见院子不算大,却胜在清幽干净,尤其角落里竟有一棵一人抱粗的银杏树,想来至少已百年有余,春末夏初的树叶,新绿透亮,莹莹光泽被阳光一照,微风拂来,愈发跳跃如碧玉,看得黛玉甚是欢喜。
紫鹃捧了一杯茶过来,放到树下的石桌上,笑道:“没想到这庵里景色真不错,看来此次出来也不算一无所获。”
黛玉坐在石凳上,端过茶水轻尝了一口,笑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想来佛门净地的确不容那些俗念缠身,咱们日后也要收敛些,诚心诚意为老太太祈福,也要为舅舅舅妈她们祈福……”
“那我和春纤就替姑娘祈福,祈祷姑娘能嫁一个如意郎君,将来好子孙满堂……”
“哎呀,你这丫头,胡说些什么,看我不撕你的嘴!”黛玉又羞又恼,不等紫鹃说完就要来撕她的嘴,紫鹃一边笑一边绕树乱跑,边跑边说:“好姑娘,绕了我这遭吧,我也是替姑娘着急啊,三姑娘都许了人家了,可姑娘却还没个着落……”
紫鹃一提探春许人家的事儿,也不觉敛了笑意,无Jing打采地回到石凳上坐下,淡淡道:“三妹妹有舅舅舅妈做主,自然会有好归宿,我如何能同她比呢?”
紫鹃见触到黛玉的伤心处,忙过来劝道:“姑娘别伤心,三姑娘有老爷太太做主,姑娘自然有老太太做主,说起来,老太太总是见多识广,平日里结交的也都是京里的王公侯府,必能替姑娘谋一门好亲事,姑娘就放宽心吧。”
作者有话要说:
文文有些慢热,亲们慢慢看,后面情节会越来越Jing彩的。
第4章 第四回 洞箫声声愁上添愁
“王公侯府?”黛玉自嘲道,“我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哪个王公侯府肯与一个毫无根基的孤女结亲?”
“姑娘快别这么说,”紫鹃心里也不好受,仍打起Jing神宽慰道,“姑娘再怎么是孤女,也有做诰命夫人的外祖母,有在朝为官的舅舅,有善良宽容的舅母,还有亲近的表哥,就凭这些,哪个敢小瞧了姑娘?”
“亲戚再好,帮我也是有限。”黛玉神情淡淡,叹息道,“日后我若是个中用的还罢了,若是个不中用的,找的人家又无法助力,亲戚们避之唯恐不及呢,哪里还会再帮?如此看来,倒还不如找个知根知底的人守着,哪怕布衣粗钗,一辈子粗茶淡饭也就满足了。”说到这里,黛玉微红了脸低下头去,一双纤手紧紧扯着帕子,几分欢喜又夹杂几分迷茫。
“知根知底?”紫鹃愣了愣,眼前随即浮现出宝玉那张春花秋月般的俊脸,不觉足下发冷齿下发寒,冷冷道,“知根知底又为何,若是个不中用的,还不如盲婚哑嫁!”
黛玉一惊,抬头看向紫鹃,见她一脸寒霜眼风犀利,不觉呆了呆,方问:“你这话什么意思?”
紫鹃心中正怒浪滔天,冷不丁听黛玉这么一问,瞬间惊醒,暗骂自个儿沉不住气儿,差点儿露馅,忙挤出一个笑容,讪讪道:“也没什么意思,就是想起一出戏,有感而发罢了。”
“哪出戏?我怎么没听过?”黛玉一脸狐疑。
紫鹃绞尽脑汁也没想出哪出戏同这个类似,不觉涨红了脸,支支吾吾道:“哪出戏倒是想不起来了,就是这么个意思,姑娘也别钻牛角尖儿。”怕她再细问,忙起身道,“我去瞅瞅春纤把屋子收拾妥当了没有。”说完,一溜烟地逃走了。
紫鹃这没头没脑地话儿,似有所指。黛玉虽生生疑惑,却又实在想不通哪里不对,不觉托腮凝望那密密麻麻的银杏树叶发呆,良久才化出一声叹息,罢了罢了。
既是要长住,屋内须得好好归置归置,紫鹃和春纤把从府里带来的日常用的东西都换了,又是擦抹,又是挪移,直忙到日落西山方一切妥当了,恰好心空心净两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