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和华山郡。”牧衡接过,未等细看,就已道出需攻之地。
    自前朝起,潼关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华山郡更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无论哪处,都是重中之重,皆要在攻都城前占领,才不会给前秦任何反扑机会。
    此般境遇下,想必前秦早有防备,待魏军南下,两地兵马定会赶来,非短时能攻。
    他沉思片刻后,方问:“一万兵力,不能再增?”
    沈意道:“是王上的意思。”
    前秦君王贵族皆为羯族人,前朝实力鼎盛时,羯族人在境内仅从事农耕,并无权涉政,直至后期,前秦君王才自立,占领三秦之地。但羯族贵族性暴无道,想要彻底摧毁其政权,需一鼓作气,及时斩杀不留余地,各地士族才不会再生二心。
    所以三军主力,要用兵力压制其不能反抗。
    一句话,牧衡就能明白了。
    观图纸上标注,却让他眉头深锁,良久才叹出口气。
    “好。”
    万余将士攻取关隘重城,并非易事,直至日偏西,众人还未商议出对策。
    议事散后,唯剩沈意还未走。
    案前人想了许久,欲去中军寻温时书,未等起身,急咳就使他颈间青筋暴起。
    “雪臣!”沈意忙抚他背,劝道:“雪臣何苦……距总攻还有数日,不能再损神劳心,使咳疾加深啊。”
    “无碍……”
    牧衡手握成拳,极力忍下咳意,用指腹随意抹去血迹。
    “欲得关隘,需鹤行带兵先攻,分散周边驻军,我等再攻其不备,方能得胜。”
    “是……却不急于一时,雪臣怎能自苦?”
    沈意皱眉,想将图纸夺过,不愿他再Cao劳。
    牧衡按住图纸,平声道:“没有自苦,有些事必要去中军。”
    “雪臣怎能这样去寻?”
    沈意拽着他胳膊,将案上杯盏拿至面前,遂道:“你知王上念你,就莫要负了王上心意。”
    “子俊何必。”牧衡将杯盏接过,轻道:“咳疾之扰,我早习惯,不必这样忧我。”
    他知挚友心意,将清茶饮下,笑中渐有安慰之意。
    “军机与百姓耽误不得,子俊勿要再阻我。”
    沈意转身甩袖,叹息不止,望向他案上发簪。
    “唉……我知劝不了你,但雪臣从未想过女郎吗?为国为民而忧,从不顾私情?尔病榻之身,日后该如何呢?”
    一连三问,字字戳心。
    牧衡阖目轻咽,不敢细想他言,将破碎的情绪尽数收起,妄图再自筑心墙。
    沈意却步步紧逼,再道:“你我推心置腹多年,我不信你未想过。”
    话音落下,唯闻杯盏碎裂之声。
    他无法在挚友面前隐下曾经的贪念,甚至连手中杯盏都不敢松开。仍由伤口疼痛,掩盖心中之苦。
    “牧雪臣,你疯了!”
    沈意忙去掰开他手,将残渣尽数挑出。
    “你究竟为何执拗啊……”
    牧衡睁眼,将手抽回放在腿上。
    “我曾教她推演,而今已能替我,没有子俊言中那样执拗,甚至咳疾也有好转,虽然尚不知缘由,总归是好事。”
    “既如此,为何自虐?”
    沈意不解,想问个究竟。
    他没有回答,而是问道:“子俊认为,我性命几何?”
    沈意一怔,忙道:“怎这样问?”
    牧衡摇头,望向门外诸景,又问了句他从不敢想的话。
    “子俊认为,王上头疾,可能好转?”
    沈意答不上来,也不敢答。
    牧衡咳疾自幼就有,医者寻不到病因,难以根治。而刘期头疾,早在还是魏国公子时,就寻各处神医诊治,至今无药可医,甚至连缓解都艰难。
    时至今日,牧衡咳疾仍反复,频频咳血,而刘期头疾因日夜烦忧,已十分严重。
    良久,才听他道:“非我自虐,是魏国不能再等,也不能犯错。王上从不离军政,又要领军十万攻前秦都城,我怎能先避?”
    牧衡苦笑望手中伤口,遂问:“中军之策,出自谁?鹤行今日,可去议事?”
    沈意深吸了口气,颤道:“是王上……鹤行没来。”
    “有鹤行在,无万全策,不会先划分三军。唯有一种可能,此计本就出自鹤行口中,他现在已南下西攻。而我刚说的对策,恐怕早是他言,王上不曾告知我等。”
    他说到此处,已能确认心中所想。
    “子俊,你现在,可知这茶为何意?”
    沈意闻之,跪地颤抖,良久难言。
    不用牧衡解释,他已能明白。
    君臣二人皆生疾,都不能Cao劳过极,无药可医。刘期这杯茶让牧衡养身,就意味着,君王欲弃自身,为保全臣子。
    “他瞒了我们所有人,可我怎能受。”
牧衡起身往门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