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文书,聂稷先是没走,他转了转眼珠子,又道:“王爷人不错,还特地来问为什么庄主不去……”
“你怎么说的?”沈熙看他。
聂稷道:“小的斗胆,扯谎说沈庄主你病了,还请沈庄主见谅。”
沈熙哈哈一笑,倒是不介意,“那小王爷相信了?”
聂稷只说,“王爷又问庄主生了什么病,还要小的带一些珍贵药材回来给庄主,小的婉拒了。”
沈熙听他这么说,笑得差点从藤椅上摔下来,心想这小王爷真是好骗。便摆了摆手,道:“知道了,这两天也辛苦你了,今晚我就看了这些文书,明儿个还要麻烦你送过去。”
“庄主客气了,这是小的应该做的。”言罢,聂稷走了出去,阖上门。
剩下沈熙继续待在屋里看文书。
条条框框不少,但抽得税是真比之前官府的少很多。尽管他风露山庄是这两年新成立的,不过哪怕按照原来的赋税,他也不是承担不起。
沈熙觉得,这也有可能是新王爷走马上任,先给大家尝一点儿甜头,之后再重重地抽,狠狠地抽,反正这得多防着点儿。
看到最后,王爷的签名赫然纸上。
孙墨尧。
三个字苍劲有力,起笔好似游龙飞天,收笔宛如剑锋入鞘。
一旁是扶风王印章。
沈熙突然大有一种想要把这三个字给裱起来的冲动,但很快便冷静了下来。
他站起了身,拿着文书来到书桌前,这次王爷开出来的条件公平合理,也的确没有不签的道理。
在一旁写下自己的名字,截然不同的风格。
第二天沈熙把文书交给聂稷,让他再跑一趟。
聂稷拿着文书没动,道:“沈庄主,小的觉得,这次还是庄主亲自去吧?毕竟王爷请的是庄主,不去实在不好,而且其他的几位庄主都忙不迭地巴结王爷,沈庄主你……”
“你不是说我病了吗?”沈熙却笑了,“要他是个好王爷,我不巴结都没事。要他是坏王爷,我巴结也无济于事。你说是吧?”
聂稷无话可说,只能带着文书再去王府。
这回不耽搁,聂稷去了就回来。回来的时候手上却多了一只雕花木盒子,说是王爷给沈熙的。
沈熙打开一看,里面附了张纸,纸下是一只小药瓶。
纸上写——“闻知沈庄主身体抱恙,特赏宫中妙药,可补肾亏体虚,望沈庄主保重身体。扶风王。”
沈熙捏着纸手抖,谁肾亏?谁肾亏?!
(——各种求收藏~——)
第4章 梯田
沈熙收到那瓶补肾亏的妙药后,就把小王爷从头到尾给问候了一遍。
接下来几天里,谁要是在沈熙面前提王爷,沈熙的脸必然要黑上几分,也不知道是怎么了。
饶是如此,山庄里的人只要凑到一起,就能聊起王爷的事儿。
沈熙听得烦了,便问对门养猪的张屠夫家里借了驴车,赶着去巡山。
风露山庄后面的两座山,当地人都叫它们南山北山。
北山南坡高而陡,南山北坡矮而缓。
两年多前一到这里,沈熙就觉得有戏,与朋友一起入山勘察两个多月,便定了要买这块地的念头。
买地的时候,当时的知州还笑话沈熙怎么买了这么一块坡地,给了他友情价不说,还附赠山坳口的四亩七分地。
花了小半年的时间,山坳口建起了风露山庄,山坳里炸山出泉水造了梯田。
头一年只有门口的四亩地和山里的几块田,也是沈熙运气好,正巧遇上了丰收年,让他赚了一笔。
眼下正是第三年的盛夏之际,梯田里的水稻绿得冒油,在沈熙的眼里便是白花花的银子。
驾着驴车来到山坳通路中间的一个小村落,这个村子里将近十户庄农人家,种的正是山坳西段的梯田,当然,这村里的房子也是沈熙出钱建造的。
这个时候,村子里的男人都上山去了,留下成家的女人们围在村子中间的水井旁边洗衣服。
她们一看到沈熙来了,全都丢下衣服迎了上来。
沈熙挺享受被人拥戴的感觉。
但聊了不出两句,有庄农妇问沈熙,“前阵子城里来了个王爷,庄主你可去看了?”
又是王爷,沈熙面上笑容依旧,道:“没去凑热闹,其他人去了,说是挺威风的。”
山庄里只有聂稷一个人知道沈熙是从京城里来的,那些没去的人都跟沈熙一起遗憾了,沈熙只能找了理由出来,继续巡山。
沈熙扬了一下鞭子抽毛驴,这个扶风王,他倒是知道的。
扶风王的父亲是涪陵王,皇帝的七弟。
后来在涪陵郡里出了疫病,涪陵王选择留在当地,结果不幸染上疾病,与王妃一起殒命。
小世子被姨娘抱着来到京城投奔亲戚,太后获知,便将小世子留在了皇宫里,成了今天的扶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