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霄师弟不欲声张,可是因为小师侄的身份来历另有隐情?”
此话一出,顿令场上众人都面露惊色,他们都曾听闻符霄真君当年差点陨落在凡人界时,受人救助,并许下收其后辈为徒的承诺之事。
符霄真君这次突然决定前往凡人界,不仅带回秦玉彤这个小弟子,还自称已了结当年那场因果,大家虽然都为凡人界竟能生出秦玉彤这样资质优异的好苗子而感到震惊,也都理所当然的认为,秦玉彤应该正是当年救过符霄真君的凡人后代。
此刻听到长霄真君就这点提出疑问,他们都觉意外,符霄真君却神色坦然的点头。
“长霄师兄所虑不错,我是因为突有所感,才会临时决定去了结这场因果,去后才发现师徒之缘竟应在这么彤儿身上,而她只是那家的养女,并非他家血脉。”
第七章
听说秦玉彤并非与符霄前辈结下因果的凡人家族血脉,在场众真君都忍不住面带惊色,他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秦玉彤的父母应该另有其人。
平玉真君更是神情凝重的确认道。
“师父的意思是说,小师妹的生身父母,极有可能是修真界中人?”
修炼者的生育率不高,是导致修真界传随无数年,纵然衣食无忧,也始终处于地广人稀状态的根本原因。
而且是修为越高者,诞下子嗣的机率越小,但是对身具灵根者而言,谁都希望自己能在修炼之途有所建树。
对于非修炼特殊法门,或是修行潜力已耗尽者而言,失去元阳或元Yin,难免会对修炼速度有影响,这也就导致许多修炼者最后都是孑然一身。
有些高阶修炼者虽然缔结有道侣,也膝下空虚,没有子嗣。
但对自身血脉繁衍传承下去的渴望,是人类的本能,绝大多数人都会希望能生下自己的孩子。
只是受限于现实环境,这些修炼者从最初做选择时,就得明白这世间有所得必有失的道理,不得不以洒脱的态度面对这件需要随缘的事。
这也就使得众修炼者向来都对自己的血脉十分珍视,毕竟作为修炼者,怎么也不至于困窘到衣食无着的地步,怎样都能将孩子养大。
若非有万不得已的理由,按说修真界中人,是怎么也不可能会舍得放弃自己的子女,任其被凡人收养。
“我曾确认过,那家上下,除这孩子,再无其他人身具灵根,也曾了解过,这孩子是被凡间一位略懂观相之术的凡修送到那家,他们都不知道这孩子生身父母的信息。”
“只知她是刚出生后,就被扔在一条偏僻的乡村小道边,被那凡修的信徒捡到后,送到她那里,看出这孩子的身世不凡,那凡修便将孩子托付给那家。”
听说这一过程后,众修都若有所思,芷霄真君面带愠色的说道。
“连一介凡修都能看出她生来不凡,这孩子的生身父母估计都没有亲眼看过孩子,就直接将她抛弃,难怪她竟与那凡人家族建立起亲缘,让师兄有机会了结这场因果。”
符霄真君点头附和的同时,感慨道。
“是啊,这次实属侥幸,凡人血脉能够诞生出身具灵根子嗣的机率,实在太低,老夫差点要抱憾终生。”
说到这个,众修都忍不住心有戚戚,暗暗将此引以为戒,长霄真君则在这时再次开口道。
“有些事,我们还是要早做好准备,因为冼玉师侄的情况,让我想起古训中的一条记载,以灵婴结于人胎转世历练者,所诞生子嗣可承父母本体Jing血,非痴即圣。”
修炼者去凡人界中历练,或是渡尘劫时,基本都是选择封印所有记忆与修为,以全新的身份融入红尘之中,感悟世情,练心渡劫。
但有一种化婴阶以上修为者,才能施展的秘术,则是以灵婴投生到凡间女子的母胎之中,借体转生,可以更彻底的全新身份在红尘俗世中成长,感悟人间的悲欢离合。
这种历练的效果十分显著,却很繁琐,风险也较大,失败率高的同时,稍有不慎,就会直接沾染红尘因果,难以了结。
各种因果中,在凡界成亲诞生下子嗣,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这种方式可解决高阶修炼者难以传下自身血脉的限制。
而这些由灵婴血脉传下,也相当于是其本体传下的血脉,可惜基本都是些不具灵根的普通孩子。
但这世间之事,向来都无绝对,若遇上同为灵婴转世者,两相结合诞下的子嗣,有极大概率会是身具灵根,且灵根资质十分优秀的孩子。
这本是化婴阶以上的高阶修炼者,用以传承血脉的最好方式,可此法却有一个最大的弊端,正是长霄真君所提到的那样,这些孩子非痴即圣。
也就是说,这些孩子纵然身具灵根,却有极大概率是个灵窍不通的痴儿,纵然身具灵根,也注定无法修炼,非痴儿者,会是顶尖的修炼天才。
但这种机率实在低到让人绝望,不足千分之一,谁也赌不起。
通过大量的前车之鉴总结出这一规律后,纵然知道能通过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