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面上,陈氏说起袁家的亲事,都是自家人,不用避讳,简单说了一些情况,重点说道袁世嘉学业有成,品行端正。
“袁家的亲事我看着不错,你们两个年纪也不小了,心里都有注意,谁看中了愿意嫁过去,我就让人去袁家知会一声,让他们上门提亲。”
待嫁的林兰和林柳动作一顿,反应不同,林兰有些意动,垂眸若有所思,林柳则暗暗翻个白眼,嫌弃地撇了撇嘴:“咱们侯府是要落魄了吗?袁家一个六品芝麻官,比大嫂之前的尤家还上不得台面……”
“放肆!”威远侯斥道,“你以为你就上得了台面,一个小小庶女,难道还想嫁给皇子不成?”
林柳被吓得一跳,梗着脖子说道:“那也不至于是六品官的儿子,我知道父亲眼里根本看不到我们这些庶子庶女,但就算是为了给大哥添助力,也不该找个六品小官。”
威远侯见她振振有词的模样,冷哼一声:“这门亲事,就是你大哥提的,你也知道六品小官谋不到助力,那能图什么?图的是袁世嘉这个人!图的是你们嫁过去能过的舒畅,你大哥一片好心,到你这里就成狼心狗肺了,不识好歹,只看到门第,看不到其他东西,白吃这么多年饭!”
林柳被训的面红耳赤,低头抹泪,屋里就剩她嘤嘤嘤的哭声。
陈氏出声道:“好了,都是我这个做嫡母的没交代清楚,今日是彦哥儿周岁的大好日子,不许扫兴,白茶,还不扶你家姑娘下去更衣。”
叫白茶的婢女立马应声,将林柳带了出去。
威远侯缓了缓神色,扫一眼众人说道:“过几日我就要回边疆,府里一切都听你们母亲、大哥的,我不求你们给家里争气,只求在外面机灵一点,别给家里惹事,什么拿不定注意的回家里说,别自作主张自以为是,傻不愣登的中了别人的圈套!”
“是,父亲!”众人齐齐应声,不敢多言。
最后,和袁家订亲的是没什么存在感的林兰,被死不开窍的林柳暗骂傻子。
彦哥儿周岁后就从正院搬出,回到德阳院。
因为惦记着亲娘上辈子的死期,林彦周岁后两天特别黏人,恨不得扒在何氏身上,睡着了都不放开。
何氏因此感动的痛哭流涕,和春桃感叹,还是儿子贴心。
何氏知道自己这段日子折腾来折腾去,把婆婆和夫君都折腾烦了,不起眼的家世还没了,现在只剩一个儿子。
春桃面带微笑,听着何氏大倒苦水,左耳进右耳出,心里算着小金库攒了多少,夫人一天都得来个两三次,她都听厌了。
第45章
二年后, 江南大雨,三个月没见晴,河水暴涨,比十年前的那场水患都严重, 江南百姓人心惶惶。
好在去年年底, 威远侯世子, 工部主事林问研制出水泥,加固了河堤, 这才免去一场水灾。
身为功臣的林问走到哪里都要被赞一声年轻有为,前途无量,最后再补一句, 可惜不是自家女婿。
太子和侯府抓住这个功劳,运作一番, 林问在年底的时候升官了, 升为工部郎中, 五品官。
五品官在京中不起眼, 一块砖都能砸到两个,但林问才二十出头, 入仕不到三年而已。而且五品官, 是大部分官员一辈子兢兢业业的终点,比如尤惜瑶的父亲。
哦, 因为尤惜瑶两年前进了三皇子后院,尤父升官了, 从四品, 闲职。
这两年,天子身体越发不好了,三天两头生一次病, 脾气越发暴躁,有时候连继后都要跟着挨骂。
相反,太子过的红红火火,和太子妃夫妻齐心,婚后第二年就得了一个嫡子,后院和谐了,太子就把更多的Jing力放在朝政上,谨言慎行,礼贤下士,做出不少亮眼的功绩,渐渐赢得百官的认同,羽翼丰满。
去年大婚封王的三皇子端王,却陷入后宅无休止的勾心斗角之中。
现在满京城都嘀咕,端王学了天子的那套,宠妾灭妻,把一个小小的妾室捧在手心里,捧成了侧妃,还让人生下了庶长子。
吏部尚书现在见到端王都没个好脸色,他好好的女儿嫁过去,不到一年就神情憔悴,落胎伤了身子,生生老了几岁。
他在前朝为端王出谋划策,拉拢朝臣,端王在后院宠妾灭妻,糟践他女儿,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而且端王这两年的表现,好大喜功,行事鲁莽,性情残酷,吏部尚书觉得前途无望,甚至生出想要下船的想法。
五品官就有资格上大朝会,林问一大早起床,冒着寒风赶到大殿上朝,排在尾巴望着天子坐了一会儿就宣布退朝,微微叹口气。
折腾两个时辰,不是在上朝的路上,就是在下朝的路上,真正上朝的时候,还不到一炷香。
天子对付问题都采用一个拖字,以前拖着不让太子大婚参政,这次身体不适,就拖着积压大堆政务。
朝中每次提出让太子代为处理,天子就大发雷霆,甩袖离去,接着两次不上朝,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