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研究,加以注释。
内容真假不一,都不影响世人从不兴趣。
到了现代社会,有了计算机这一器在。
结合皇室以及民间,自那个时代流传下来的一些,起居注、备忘录、信件、私人回忆录等信息,经过大数据的各种归纳总结,才终于取得真正经得起考验的重要进展。
成功揭开让后人无比好奇,以及神往的那个传奇时代真相的一角,让人无比振奋。
“……康平二年夏,边关骤然遭袭,伤亡惨重,后闻讯震怒,威震全殿,当庭发落兵部尚书成绍南,斥其不遵懿旨,疏于防备,方致大祸!”
“这段朝议录,过去从来没有公开过,在座的各位,今天真是幸运,可以在四百年后,重温这么段朝会记录,让我们从中,可以窥见传说中的圣安太后,在当时的些许风采!”
“从这寥寥数语的记录中,我们可以分析出,此时的圣安太后,已经初露锋芒,应该是根据,某些我们不知道的信息,敏锐的察觉到,边关将有危险,所以她,提醒时任兵部尚书的成公,这位成公,我们以后还会提到,别看在这里,他被发落了。”
“而成公,显然并没有将太后的吩咐,放在心上,并没有照做,才会令边关‘骤然遇袭,伤亡惨重’,这是为什么呢?”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啊,在那个对女子的要求,极为严苛的封建旧制时代,一位年仅十七岁的寡妇,纵然出身显赫,可她的年龄与性别,就注定了,她并不被那些,手握权柄的重臣放在眼里,哪怕她当时,已经坐在,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的位置上。”
“古往今来,民间流传着许多,与圣安太后相关的传说,在那些传说中,都把她给神话了,可通过这么一小段朝议录,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圣安太后,她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神异,她刚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时,也是处处受掣肘!”
“据我们分析,圣安太后,在后来,之所以特别重视军备防务,这场战争,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有关玉宁公主和亲的部分,各种和影视作品中,都曾反复描述或演绎过,正史与野史中,对于此事留下的相关记载,都很相似,我们在此,就不再加以累述了。”
“可以肯定的是,圣安太后对和亲之举,非常的排斥,这很容易理解,毕竟物伤其类,她本身就是因政治而被牺牲者。”。
“但圣安太后与人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她身上有股子非常强大的韧劲,对她而言,无力改变自身的命运,她就将全部的Jing力,都花在改变别人的命运上,因此,她才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功绩,让我们后人缅怀至今!”
“就连百年前,国内叛军作乱,领头的派手下将领,带人去毁掉圣安寺,以示复辟的决心,结果,那位将领带着手下的士兵,直接将栖凤山周围都保护起来,由此可见,圣安太后在世人心中的声威之重!”
……
“大家在新京中心广场上,见到的圣安太后像,只是手持念珠,一幅悲天悯人的姿态,据考证,那是太后六十岁寿辰时绘制的,当时的圣安太后,已退休数年,整个人,看上去都很温和。”
“其实,要我说,这个,真是在误导后世人,圣安太后的长眠地,圣安寺中的圣安太后神像,相对而言,就能更好的诠释,圣安太后那极其鲜明的个人风格!”
“大家请看啊,就是这幅神像,出自圣安太后的养子,袁靖陛下亲手所绘,圣安太后右手手握念珠,右眼目光慈和,左手手握权杖,左眼目光凌厉,极具矛盾的神情,出现在同一张面孔上,却又透着异样的和谐,正所谓慈心圣德惠百姓,权动兵戈安天下!”
“据说皇家还珍藏有一幅极为珍贵的画像,看了能让人做噩梦的那种,我也不知道真假,历史上对于圣安太后的‘煞君’之名,向来是争议不断,但是,所有看过那幅画的人,都认为,圣安太后的‘煞君’之名,名符其实。”
……
“身为一位慑政太后,圣安太后将中央集权制这点,做到了极致,古往今来,谁都没能达成她的成就,将诺大的整个国家,都变成她的一言堂,将朝野上下,变成一台高效率的机器,所以,她才能做出震古烁今的改制之举,且还大获成功!”
“几百年来,一直有人,想将圣安太后归为圣人之列,但这里边,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一直没能有个正式的说法。”
“凭她取得的伟大功绩,我也赞同这种说法,可最让我认为,她无愧于圣人之位的,是她在执掌天下大权后,竟然做出真正还政于民的举动。”
“毕竟正式退休时,圣安太后才五十七周岁,而在此之前的数年,她就已经将手中的权柄,完全下放,就凭这份心系天下,却不贪念权柄私利,彻底退休后,心态平和,又作为新制的定海神针,平淡而低调的生活四十年的心胸与气度,圣安太后,就绝对当得起圣人之位!”
激动人心的讲座听完后,皇家学院的学生们,四散离开。
“秦琳,过几天就是圣安太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