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小说网

喜欢本站请下载app,无广告阅读

第一百九十七章:辞旧迎新醉酒作诗偷的半ri浮生

+A -A

    所以在中州内,一旦有人建国,就会形成国运,无非是起初的国运十分虚无缥缈罢了。

    “若吾成圣,尔

    天灾人祸,这也是无法阻挡的事情,而眼下要做的事情就是两点。

    可思来想去,许清宵都明白一个道理。

    摇了摇头。

    可最起码七八成是不会支持自己的。

    国运这一块。

    是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国运之事。

    来个有心人挑拨挑拨,没事都能给你整出点事来。

    屯粮,除恶。

    每一个国家或者是王朝灭亡,都离不开‘天灾人祸’,譬如说蜀郡一代,是大魏的粮仓之地,如若来一场二十年的大旱。

    不然的话,你怎么超越自己?

    看看大魏会不会乱。

    文宫脱离之事放在一旁。

要在回答正确的前提下,用最精炼最简洁的描写。

    但许清宵也明白,不管如何,自己还是要尝试的搏一搏,最起码事情到了一个不可逆转的余地之时,自己就更不能犯错了。

    【国运】

    “水车工程第一批粮产已经收割了,这几日应当会送到朝廷来,这也是一笔海量的粮食。”

    大魏文宫脱离所影响的国运,是人力不可及之范围。

    “让异族国将所有存粮一半送到大魏。”

    还是不够。

    这也是顾言为什么一直掐着钱不放了,因为一旦有真正大型的天灾人祸,所需要花费的银子,不计其数,百万万两白银,都能给你吃干净。

    你大军再猛,陨石砸过来,你怎么玩?

    这个是人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

    如若发展成为王朝,就会形成国运之鼎,就可以稳定江山气运,基本上就不会出现大的灾祸了。

    “这样也可以稳定局势。”

    许清宵将这些全部写了下来。

    百姓们也不会直接暴怒,多多少少会给朝廷时间。

    而国运的好处,最基础的便是保证你国家年年丰收,风调雨顺,不会动不动有什么大灾大难。

    而且还要天下读书人的支持,自己已经把天下读书人给得罪了一遍,不说朱圣一脉全部厌恶自己,或许有一些读书人还没有那么迂腐。

    这两件事情,完完全全是为了更加稳固国运,同时也是为了降低大魏文宫脱离所带来的影响。

    许清宵长长叹了口气。

    “国库开支一笔银两,收购各地富商手中的粮食。”

    当然这种级别的灾祸,千年难逢而已,但大魏国运若真的溃散,也会引起极其不好的影响,顾言也时时刻刻再防备。

    而大魏王朝自北伐之后,还能坚挺下来,最起码还能苟延残喘,就是因为国运还未散。

    粮食短缺,马上引起市场恐慌,回头粮比金贵,有钱人屯粮,穷人饿死,民生怨道,最后怪谁?还不是怪皇帝和朝廷。

    一个就是屯粮,一个就是除恶了。

    因为越想越有一种无力感袭来。

    许清宵继续落笔。

    说来说去,还是要成圣啊。

    纵观古今往来,大部分的国家,除外敌和脑子有问题以外,大部分的国家,都不会因为资源问题而被灭国。

    还指望天下读书人帮自己?不害自己都要烧高香了。

    “朱圣一脉。”

    索性,许清宵将这件事情,放在一旁,至少还有三个月的时间,一切还有机会。

    许清宵笃定这两个主意。

    许清宵的想法倒也简单,文宫脱离,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挖地下粮仓,严格进行存粮保护,各地都放置好,做好随时应对灾祸准备。”

    中洲有仙物之根,中州龙鼎,化为山河国运。

    成圣之事,现在不能去想,越想越觉得困难,纯粹是浪费时间。

    让自己束手无策。

    你在如何逆天,也很难更天斗啊。

    通过女帝所说,许清宵大致也明白了国运的重要性了。

    “至于除恶,让刑部加强各地郡府县,务必要彻底除恶干净,至于妖魔,敢来就杀。”

    “这些妖魔也不敢直接乱来,起初应当是试探,所以可以借助这个机会,不惜一切代价,斩杀妖魔,让他们忌惮。”

    无非就是百姓吃的少一点,穿的差一点罢了,但只要有一口吃的,百姓就不会造反,也没人会去造反,毕竟你当皇帝了,国家就能发展起来?

    只要有粮食,即便是发生了大灾祸,最起码还有粮食吧?最起码能吃上一口饱饭吧?

    今日废掉百万读书人才气,这百万读书人回去以后怎么骂自己,许清宵都没啥好想的。

    所以粮食这一块,必须要抓紧了,而且要死死抓住,并且广屯粮。

    想想王莽和刘秀,几十万精锐大军打不过几万普通将士?

    许清宵将笔缓缓放下。


【1】【2】【3】【4】【5】【6】【7】
如果您喜欢【东北人小说网】,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