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小说网

喜欢本站请下载app,无广告阅读

第332章 绝不可能

+A -A

    张太公带着几分不耐烦道:“好啦,不议这些,这毕竟是外物。”

    “此地有伤风化啊。”张太公指摘着,想举几个例子来骂几句。

    亦失哈默然。

    最奇异的是,这个广场,竟是不禁绝外人出入,于是乎……竟有不少人清闲之余,来此闲游。

    亦失哈似乎也感受到了朱棣的心思,于是便忙故意岔开话题道:“是啊,威国公没见过战场,若是什么时候陛下亲征,将威国公也带上,好让威国公也感受一下,这心性也就能磨砺出来了。”

    再者,此处临江,至这里可以眺望长江的美景,这样的楼宇,似乎是花了大价钱修建的。比之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更显恢弘。

    林立的码头,一处处的栈桥自江面伸出,数不清的客船和货船,那码头处,又是一座座的货栈。

    “叫群儒阁。”李秀才道。

    此楼之下,铺设地砖,占地更大,就像……一个广场。

    码头上,是各色的口音在吆喝,大家都竭力地说着官话,可这官话,却难免带着几分家乡口音,因而……细细去听,竟觉滑稽。

    从陆路和水路抵达此地的人流,川流不息,犹如无数的溪水,奔入汪洋一般。

    ”世风如此,真令人忧心。”张太公带着几分愤慨道。

    “罢了。”张太公收起那令他不悦的心思,便又气定神闲起来,道:“今日乃诗词盛会,何需拿那些东西来搅了清净呢?”

    每隔一些时候,竟有报时的钟声,那钟声悠扬,却可从敲击的频率来判断时辰。

    …………

    却发现这里除了行人如织,人们行色匆匆,且没人高看他之外,好像也指摘不出什么来。

    张太公怫然不悦之色,他不喜欢这样的喧闹,于是他扶了扶自己的纶巾,带着骄傲的神色。

    更远处,是熙熙攘攘的市集,市集已是从前的简陋,这原本的不毛之地,如今……竟当真成了一处府城,一座没有城墙边界的城邑。

    “太公,时候尚早,要不要去瞧一瞧……粮价……”

骚:“他还太年轻,没有真正去过战场锤炼过,更不知这世上有一种恩怨,是无法化解的,他张安世都刨了人家的祖坟了,还指着能重修旧好?”

    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可想象的,张太公觉得自己最骄傲的东西,好像被人践踏了。

    张太公兴冲冲地来到了栖霞。

    此刻,清晨的曙光如金辉一般的洒落,天空骤然发白,那一道金芒,落入朱棣湿润的眼里,骤然间,这曾总是杀气腾腾的眼眸深处,涌出无数的哀思。

    朱棣只嗯了一声,眼睛落向别处,脸微微扬起,抬头看天色的模样。

    数不清的马车,驮载着货物,宽敞的街道,朝着四面八方延伸。

    于是当张太公等人来到这里的时候,却发现这广场上,已不下千人。

    说着,他叹了口气:“哎……这一点,他就不如姚师傅。姚师傅行事就很老辣,谋定后动,可一旦动手,就绝不指望能够和解,务求做到除恶务尽,必斩尽杀绝,绝不留下任何的后患。”

    他上一次来栖霞,还是一年多前,那时候觉得还算热闹。

    “眼不见为净吧。”李秀才看出了张太公的心思,这种感受,他也有,只是有的人……无法接受,有的人慢慢习惯了,也就慢慢泰然处之了。

    主要还是一时情急,看来得回头慢慢地想一想。

    只可惜……在这里,没有人因为这个纶巾儒衫且明显有功名的老读书人多停留片刻,人们行色匆匆,哪怕眼神,都不曾有过停留。

    朱棣说着,突然提及到了姚广孝,骤然之间,心情都不免低落起来。

    主要是占地更大,高二十丈,有七层,采用的乃是滕王阁的样式,也是主阁也是采用“明三暗七”格式,且又设回廊,在不同楼层,可眺望远处江景。

    李秀才因为经常来,因而先接引张太公下船,而后雇了一辆车轿。

    “此阁叫什么?”

    这会场的规模很大,如今有许多的彩旗,倒是颇显新鲜。

    不,这比寻常的府城,要热闹得多,人声鼎沸。更远处,若是自此遥望,便可见远处,是恢弘的图书馆,是一座座巨大的建筑,还有许多的建筑,施工的支架尚未拆除。

    人们或奔集市,或往学堂和图书馆,或至工坊。

    今日来的读书人尤其的多,也有一些今日不必上工的好事者,也没别的,就是来凑趣。

    李秀才讪讪一笑,他发现自己终究还是世俗了,当下便道:“也好,昨日跌了一些,今日必定回涨,看不看都一样,再者说了,只怕宫中的利好也要出了,现在各府都减产,这太平府若是再减产,这价钱……”

 

    可今日却发现,暂别一年,这里又变了一番模样。

    当下,二人启程至会场。

    毕竟多年来,姚广孝都一直陪着他,突然说没就没了,直到现在,他都觉得还没接受过来。


【1】【2】【3】【4】
如果您喜欢【东北人小说网】,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